前言
经过将近⼀年的奋斗,终于在 5 ⽉份我拿到了拟录取的通知,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本应在3⽉份结束战斗却⼀直拖到了现在。这⼀场持久战真的是对所有考⽣而言在⼼理上是极⼤的考验。
⼀些压线的考⽣得到逆袭,⽽⼀部分初试分数较⾼的同学因为准备不⾜遭到淘汰。他们的教训告诫我们⽆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以赴,⼀要有强⼤的信念做你的精神⽀柱,⼆要有⾜够的⾃律精神辅助你的学习,三要有坚持不懈的毅⼒来付出你的⾏动。
“⾃律、信念、坚持”也是同样贯穿了我整个考研初试备战过程,毕竟我是再战考⽣,与应届⽣相⽐没有了意⽓⻛发,只能从⼀开始就不断提醒⾃⼰保持专注,付出⾏动,“⾏百⾥者半九⼗”,只要我们⽐其他考⽣更能坚定⾃⼰的信念,坚持履⾏⾃⼰的计划毫不动摇,离成功上岸也就是⼀步之遥。
此外,对于初试科⽬的重视程度我也想提醒学弟学妹们要做到⼀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从⽽因为你⼀个认为不重要的科⽬⽽扯了你的后腿,所以在⼀开始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将四个科⽬都要放在你每天的⽇程中,或者每天⾄少复习三个科⽬,因为⼈的记忆⽔平是有限的,若不能常常温故⽽知新,做题的感觉就会差很多。那么关于我在初试阶段的备战策略,想跟⼤家分享⼀下:
专业课篇
于我这个跨专业的考⽣⽽⾔,专业课是最需要关注以及提⾼分数的⼀科,因此在⼀开始我就是找了个专业辅导⾦融的考研机构—凯程。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同学的推荐,另⼀⽅⾯确实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它有着与市⾯上其他机构的不同之处(我的室友也是在考察了众多机构后选择了凯程),具体来说,⼀是考清华北⼤等 C9 的同学很多,⽽且绝⼤部分都是考⾦融相关的专业, 你可以和很多优秀的同学⼀起探讨专业课的问题,⼀起勉励加油;⼆是不论是专业课授业⽼师还是辅导的班主任他们都⾮常负责任,让你在考研路上并不孤单。
其实像我跨专业的再战考⽣,⾯对专业课总会有两个困惑。其⼀是专业素养不够,⼗分担⼼专业课拉分太多;其⼆是⼼态调整的不充分,总觉得⾃⼰背的不够充分不够全⾯,尤其是⾯对例如外经贸和⾸经贸这种出题偏⽂科的学校。
所以我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战胜专业课的三⼤法宝:
⾸先就是对于货币⾦融学⽽⾔,体系的搭建尤为重要,我们在后期尤其要这样,⼀边画着框架体系,⼀边默默背诵体系中的细致内容。⽐如说利率这⼀章分为利率的基本内容、利率的计算、影响利率的因素(结构分析和总量分析)以及利率对于经济的影响,然后根据框架背诵其中的内容,就好像是打通了任督⼆脉,让你的记忆更加⽴体化。如果你觉得⾃⼰总结框架很⼀般的话,我很推荐你去听凯程的王牌金融讲师的基础课,他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对于宏观⾦融的理解更加深刻;
其次关于公司理财,学习这⻔课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化繁为简,将我们考的投资与融资板块的所有重点习题⾄少做三遍,然后根据习题的内容去理解这⼀章所要解释的重点,如果说宏观⾦融是由上及下,那么公司理财就是由⼩推⼤,通过⼀个具象的题⽬去理解⼀个抽象的概念,当然这也⼗分符合这本注重实际操作⻛格的教材;
最后就是⾃我暗示与激励,专业课于我⽽⾔永远是重中之重,所以每次背诵以及练习前,我都会暗暗告诉⾃⼰专业课不难,难的只是你对于未知的恐惧。这就是所谓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虽然说这个⽅法看起来不怎么⾼明, 显得有些笨拙,但却是格外有效的,⾃我暗示会帮助我提⾼⾯对专业课的信⼼和效率。
以上就是关于专业课的分享,希望这些内容对于诸君有所帮助。
政治篇
政治这⻔课第⼀次我考了 78 分,这次考了 74 分,所以相对来说更有发⾔权⼀些。关于这⻔课我想说的就是两点,做好了你就会⽐别⼈更优秀,更能因为政治⽽给你加分。
第⼀就是态度问题,很多同学⾯对这⻔学科往往还是想要⼀步登天,认为只要后期凭借着押题、多背书就能拿⾼分。这样的做法真的是愚不可及,⾸先我不否认政治是需要记忆的⼀⻔学科,但他同时也是⼀⻔科学,不是说背诵材料突击⼀个⽉就能掌握的,在考研竞争⽇益激烈的今天,政治的分数很可能决定你总分的上限,所以我希望以⼀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学科,⽽不是背诵之后通过刷题敷衍了事,政治绝不是如数学那般通过刷题就能拿⾼分的,希望⼤家可以理性对待。
其次,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名师利⽤“押题”的噱头来吸引考⽣,但是当你进⼊考场拿到卷⼦时就会发现题⽬中给的材料似曾相识,但是它出题的⻆度却是让⼈意想不到的,⽽这些名师和机构截取其中的材料⽚段宣传⾃⼰的命中率是多少,真是让你忍俊不禁,我是真⼼不想看到考⽣因为想⾛捷径⽽毁了⾃⼰的前程。
最后就是只背最后⼏套卷,这些卷⼦利⽤价值很⾼,但并不是说只要通篇背完就能拿⾼分,暂且不论如今的出题组开始反压题,如果你是⽼师,看到⼤多数考⽣的卷⼦如出⼀辙,你会作何感想。那么这些卷⼦就⼀⽆是处吗?当然不是,他们的质量⾮常好,很接近真题⽔准,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材料来多多想想出题⻆度,做到有备⽆患,因为每年的重点与热点就这么多。
第⼆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句话概括就是“体系性的理解多选和⼤题,机械性的背诵单选题”。就单选⽽⾔,它仅占 16 分,如果你花过多的精⼒是不划算的;就多选⽽⾔,这个是最能拉开考⽣之间的差距的,如果说阅读是英语的命⻔,那么多选就是政治的命⻔,要想政治拿⾼分, 多选⼀定要错在 4 个以内;就⼤题⽽⾔,它是拉不开太⼤差距的,但是它的学习⽅法与多选⼀样就是要对政治的⼏⼤板块的体系如数家珍,⼀级标题到⼆级标题,虽不要求你⼀字不差的记忆,但要学会理解性的背诵,甚⾄到后期给你⼏张纸就能⻜速的将所有的体系默写下来。如果你是理科⽣或者对于政治⼀窍不通的,我很推荐你去听凯程的张鑫⽼师的课程,他的体系⼤法从不推⼴押题、背诵,⽽是教会你体系性的去理解政治这⻔学科。
英语篇
英语⼆我考了 81 分,这个分数不算低,但其实英语⼆相⽐英语⼀简单很多,只要⽇积⽉累、掌握⽅法,拿到 80 分以上不是梦。
⾸先对待英语⼀定要有时间概念,相⽐于数学和专业课要⽤⼤块时间学习,英语的学习⼀定要注重平时,这是⻔语⾔,只有⽇复⼀⽇的练习才能有所效果。所以在英语的学习上我建议早晚各⼀个⼩时,早上的学习更加注重单词与句⼦的记忆,晚上则对早上的东⻄进⾏回忆与巩固,“记忆曲线”也是这个道理,⼀句话概括说就是英语是个需要零碎时间的学科。
其次就是阅读,在考研界⼀直有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确实 40 分的⽐重⼏乎占据了英语的半壁江⼭,所以你将所有精⼒都放在阅读身上也不为过。练习阅读最好的素材就是英语⼀以及英语⼆的所有真题,⽽真题的运⽤也必须⾏之有效,那就是“超精读”⽅法,尤其是对近⼗年的英语真题,最好能精读两遍:第⼀遍做题不⽤管正确率,重要的是积累重点单词以及句⼦的语法结构;第⼆遍做的时候最好计时并且分题型总结经验。如果⾃⼰总结嫌麻烦,我⽐较推荐凯程机构的王素丽⽼师,她总结的⽅法⼗分奏效,听了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最后就是作⽂,这个部分完全可以放在最后冲刺阶段去练习,⼀⽅⾯⾃⼰在最后阶段尽量做到隔天写篇作⽂保持感觉,另⼀⽅⾯需要找英语⽼师帮你批改,只有找到问题并纠正才能不断进步。如果你选择凯程,它这⾥有专业的批改⽼师帮助你,能够省去你不少时间。
396联考篇
经济类联考相⽐于数学三更容易拿⾼分,只要你能够付出较多的时间⽤于练习。相较于其他学科,这⻔科⽬的学习⽅法就两个字“题海”战术。
第⼀部分是逻辑,它分为逻辑选择与写作,各占 40 分。选择部分分为形式逻辑与⾮形式逻辑,经济类联考更爱考的是后者,所以我们在做⼤量练习前⼀定要掌握形式逻辑以及⾮形式逻辑的答题技巧。在这⾥我推荐你去凯程集训营听王洋的课学习形式逻辑的套路,听刘⽟芳的课程了解⾮形式逻辑尤其是削弱、⽀持、假设这类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在学习⼀段时间的理论后那么就要应⽤于实践当中,也就是疯狂做题,这个题就要选择管理类联考的所有真题(在这⾥悄悄说⼀下每年经综真题中都有⼤量的管综原题,⽽且年份较为久远)所以我就⽤了半年时间练习并研究这 40 套真题,第⼀遍盲做记住错题,第⼆遍精做再记住第⼀遍正确⽽这遍做错的习题,第三遍就只做错题并分析错误原因,如果实在不理解可以粗暴的记下答案以免再次做错。此外,写作部分和英语⼀样留在后期发⼒,注意这⾥的写作是逻辑写作⽽不是⾼考作⽂,千万不要举⼤量例⼦或者写散⽂,要尽可能有逻辑,多⽤连接词的⽅式进⾏写作,所以并不是说⽂笔越好分数越⾼!
第⼆部分是数学,数学部分在最后的考试中尽量做到全部正确或者错的越少越好,因为它真的不难。数学的学习在我们经综这⾥更要注重量的积累,⽽且练习的难度是接近数学三⽽不是超过数学三,这个做题的难度是需要把握的,我们不怎么考难题,更多的是计算能⼒,所以我推荐凯程这边的习题讲义,难度适中⾮常适合我们 396 的考⽣。在数学这⼀科⽬的学习上没有其他捷径,只有⼀条路:题海战术!
复试篇
今年的复试形式与往年相⽐有所不同,但是⾯试的流程与内容⼤致相同,⽽且依然有 17 个同学遗憾淘汰,所以对于⾼分数线 10 分以内的同学千万不能放松警惕甚⾄懈怠,更应该⽐别⼈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多多模拟⾯试。这⾥学⻓想要提出⼏个⼩经验供⼤家参考。
第⼀是⼼态。不论是模拟练习,还是最终实战,千万不能过于紧张到不敢说话,可以在考试前做做深呼吸,⾃我暗示与激励,调整好⾃⼰的⼼态,适度紧张才是最能发挥所⻓的状态,这⼀点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分数不⾼的同学,如果⾯试⽼师看到你泰然⾃若,毫不怯场,对你的第⼀印象就会有较⼤的改观。
第⼆是专业知识的素养与储备。作为⾦融学⼦,⼀⽅⾯对书本上的基础概念要了然于胸,另⼀⽅⾯也要对国家与国际经济⼤势做到了解并能够说出⾃⼰的理解。⾯对⽼师提出的问题,要分条理,有逻辑的回答出问题,同时重点内容语速放慢,让⽼师听得清晰。
第三是礼仪。我国是“礼仪之邦”,⾔⾏举⽌都要给⽼师⼀种彬彬有礼的感觉,⽽且最重要的⼀点就是要时刻保持微笑,即使⾯试官问到或者追问的问题过于超纲导致超出你的知识范围也不能慌张,先给出⾃⼰的理解再让⽼师迂回的给些建议,千万不能顶撞⽼师,即使你认为⾃⼰说的是正确的也要认可⽼师的答案。
写在最后
考研是⼀场苦修⾏,你可能要抛却所有但是结果也不会尽如⼈意,但是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功。考研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个录取通知书,更多的还是⼀种⾃律与坚持的态度, 当你历经艰⾟成功上岸,你会发现最重要的不是结果,⽽是沿途的⻛景。所以趁年轻就去拼他⼀回。“⼈⽣能有⼏回搏”,此时不博更待何时,加油!后⽣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