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点十分,北京万科办公楼,群面。参加面试的只有三个学校的,北大、清华和人大,本科研究生都有。
案例:辩论,正方:蚁族应该留在大城市发展;反方:蚁族应该回家乡发展。
首先自我介绍。由于第一个人介绍的内容很简短,所以之后大家的自我介绍也都很简短。哎,不好意思多说,以至于很多亮点无法表现出来。不过大家都是名校的,都很牛逼,也无所谓。
然后是分组,自由分组,十个人里面正好五五开,很完美。我支持正方观点。
接下来就是小组内讨论。这个环节HR在旁边观察。我们中一个北大的硕士站出来当leader,我是没想当的。他组织我们分别阐述观点,当然,首先是他说。我在这中间表现得中等偏上,有过几次发言,比某些同学要好,我也没有抢话。该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对此,我还比较满意。
最后是辩论阶段。首先抽签决定哪一方先发言。我们抽到后发言的一方。规则上要求,两方人员轮流发言,不超过两分钟。我也吃亏在此。我被推为二辩,其实这个不太好,最后想想,还是应该做倒数第二辩比较不错。因为毕竟听完前面对方几个人的发言,我可以做出更好的回应。可惜我是第二个,无法得到这样的好机会展示自己。到后面,心很不甘,很想反驳对方提出的一个又一个观点,可惜已经轮不到我了。这个辩论环节存在一个失误,就是没有指出有自由辩论环节,于是我也得不到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不过我们组的leader还是发言了好几次,他变现不错,可惜我在模棱两可的时候,没有勇敢的站出来。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是很有想法的,但我却只发言了一次,其他时候没有说话,这个让我很被动,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总结一下,有以下经验:
第一,对于辩论型群面,如果对问题把握很深,理解很透彻,可以选择做倒数第二个或第三个的发言人,这样可以很有针对性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反驳对方;如果把握不深,理解不够清楚,那就选择在第二第三发言,比较死板的进行简单陈述就好。
第二,群面不需要那么抢眼,但也必须多发言几次才好,一到两次的发言,是不行的。
第三,群面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心态放轻松,冷静!平时是怎样就怎样,尽量做到思路清晰,表达也要注意有条理性,先总后分。
等待结果中,虽然觉得自己还是挂了,不过收获还是有的,继续加油!十月份不还有正招嘛,这次算是体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