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513 12
2006-04-28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希望不要引来“过激“的争论。谢谢

2006年4月27日下午6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4月28日起调高人民币贷款基

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从原来的5.58%调至5.85%,调高0.27%,存款利率保

持不变。央行在通知里面解释说,这次调息是为了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保持国

民经济稳定运行。


当天(4月27日)晚上,各类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探讨升息对国民经济、行

业经济的种种影响。其中似乎一致的声音是:这次升息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比较

大。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1,升息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可以这样说,这次升息几乎不会对人民币升值带来多少影响,甚至从央行的

一些举动来看,这次升息是有意避开或减让升息带来的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

。因为一国汇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基准利率,利率高的国家,汇

率相对于其他国家就高。央行之所以不调整存款利率而只是调高了贷款利率,是

因为贷款利率对汇率影响不大,存款基准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很大。


如果非要说这次升息对人民币升值产生影响的话,那么我觉得可能一定程度

上降低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如果国际炒家通过借贷的方式持有人民币的话,那

么升息无疑提高了这些国际炒家的成本,从而迫使其减少对人民币的持有量,进

而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就目前而言,人民币的存款利率低于美元的存款利率,

相对而言,现实中更多的人愿意持有美元而非人民币,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相当

程度上受到政府控制,人们更愿意持有“自由的”和“币值稳定的”美元。

2,升息对房价的影响


尽管北京和深圳的房价近期也乘上了快山车,但我久居上海,对北京和深圳

的情况不甚熟悉,所以只谈论一下这次升息对上海房价的影响吧。


我大胆地预测:2006年7月15日,是上海房价明显下跌的一个折点,2006年

12月15日,是上海房地产崩溃的开始。


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测,第一,上海各银行今年的放贷计划高于去年,银行和

多数公司一样,也需要销售人员,销售人员也有业绩指标,而上海房价的高企和

贷款利率的上调,让很多真正需要买房的人望而却步;相信前半年,银行的销售

人员大多数不会顺利完成销售指标的。而截至2006年4月份,上海市各银行的存

款总额连续18个月上扬,贷款贷不出去,而存款不断增加,对银行而言,就是存

入银行的钱,要么低利率存入中央银行,要么躺在金库里面睡觉。银行不会坐而

不视的。银行的销售人员当然会非常着急,所以,在2006年过去大半年,再向后

的15天内,银行和银行的销售人员会采取行动,逼迫房地产开发商降低房价就会

自然而然的开始了。


第二,传统意义上,开发商并不会在乎11月份到来年的8月份能卖掉多少套

房子,只要抓住了9月份和10月份这两个月,基本上他们手上有的房子都会销售

一空的,所谓“银九金十”。去年,因为宏观调控,“银九金十”让一些开发商

落空了,所以,今年,开发商会更寄希望于9月、10月。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等到市场的投资投机需求因为房价的高企和宏观调控所消弭之后,市场的刚性需

求也不能消化多少市场供给,等到9月份过去了,开发商会发现没有卖掉多少房

子,可能不会着急,他们希望国庆长假能多卖一些,等到长假过去了,卖掉的也

只是少数,10月15日到了,10月份就算过了一半了,在剩下的一般时间里面,相

信开发商会拼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降价、降价、降价、价!


我所预测的是上海的房价,其他城市不作参考。我不想就此解释太多。大家

可以各抒己见。当然我也不希望由此引来“过激”的争论和“被人身攻击”。感

谢诸位“阅贴”和“回帖”的朋友。


3、对下次调整基准利息的预测


我相信,在今年的后半年的某个月份,大约是8月份或者11月份,中央银行

会再次调整基准利率的,调整的幅度可能也是0.25%。很多情况可能会和这次调

息类似,只调整贷款利率,不调整存款利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4-28 22:44:00
请问第三点的根据是什么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9 00:04:00
只要政府还能批地,房价就不可能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9 00:19:00

恭喜你当上了版主,应该活跃些,自信些。

也没那么简单。汉族的治理历来有问题。仿佛我们的基因有缺陷。

政府批地不是问题的关键,苏北各地政府何尝不想卖地换政绩,但它们就是比不上大城市。关键是中国人的确喜欢不动产,积压了几年的购买力要有地方释放,而资本也需要有地方牟利。这次调整丝毫没有吸取朱总理的教训,可见,白痴太多。一方面我们答应美国人,而且自己也认识到需要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利率调整不分青红皂白打击一大片。一方面没有先前改革的“失误”所导致的财富,现在凭什么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另一方面十六大培养中产阶级的目标显然不是优先选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9 00:27:00
以下是引用vagabond在2006-4-29 0:19:00的发言:

恭喜你当上了版主,应该活跃些,自信些。

也没那么简单。汉族的治理历来有问题。仿佛我们的基因有缺陷。

政府批地不是问题的关键,苏北各地政府何尝不想卖地换政绩,但它们就是比不上大城市。关键是中国人的确喜欢不动产,积压了几年的购买力要有地方释放,而资本也需要有地方牟利。这次调整丝毫没有吸取朱总理的教训,可见,白痴太多。一方面我们答应美国人,而且自己也认识到需要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利率调整不分青红皂白打击一大片。一方面没有先前改革的“失误”所导致的财富,现在凭什么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另一方面十六大培养中产阶级的目标显然不是优先选择了。

呵呵,vagabond终于回来了。谢谢你的鼓励和鞭策。

中国人喜欢房产倒是有传统的,明清时期江南手工业作坊的老板和商人大都赚了钱就买地买房,没有把积累投入到扩大生产里,据说这是资本主义难以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9 00:36:00

不敢扩大再生产呀,小弟,就如同现在非常有钱的人的资产都转移到国外,相对有钱的人购买房屋的道理一样,这就是中国的悲哀。以下是我为他人写论文时所拟尾注中的一段: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说要征收房产税,理由却是“当你超过必要限度,住大房子占有了优质资源,浪费了社会能源,就需要多付出代价”。他怎么界定“必要限度”:不知道建设部公务用车是不是一律为奇瑞的QQ,陈淮博士是不是从来只拥有两条短裤。难道老百姓买第二套房出租依然是革命的对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