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12日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紫金矿业,当初是靠压低成本提炼“低品位”金矿发家而闻名,然而伴随它一路的却是多次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本次的事故,仅仅是因为“暴雨造成”,还是一个因为压低成本而带来的恶果?不可否认的是,此次污染事件,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的健康来说,都是一场不容忽视的灾难。"
------网易上的一则新闻。
紫金矿业,是一家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出色的企业,这说明在投资人对它是很看好的,记得07年同一些香港的朋友聊天,他们对于紫金矿业,简直就是推崇备至。原因无非就是它相对高很多的盈利能力。这个相对高的盈利能力不仅来自于它所从事的行业――金矿铜矿采掘业,这是稀缺资源,谁掌握了这些资源,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同时,也来自于它相对于同行要低的开采冶炼成本。
到了今天,看了这则新闻,大家恐怕对它的盈利能力的基础,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以前,是“靠压低成本提炼“低品位”金矿发家”,今天,我们看到的是靠“压低环保成本,污染环境”。
相同的,对于其他的行业,其他的企业,如果有高于平均的盈利能力,甚至高于国外同行大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我们就不得不产生一个疑问?这些企业究竟是不是真的靠技术、靠管理、靠营销能力获得了高于同行的利润率?还是仅仅靠偷排、靠非法减少环保开支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呢?
对于我们国家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业绩增长惊人的,在资本市场极受追捧的明星企业,我总是怀着一颗谨小慎微的心,因为,我知道,虽然我们国家的市场很大,我们大企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如果要迅速地做大做强,还是要按照行业规则,按照法律来做,上述这些明星,剥去了它们身上的光环之后,是否有一些灰色的,甚至黑色的斑痕?BP在管理经营上,在资本市场上已经相当出色,但是,今天它污染了一整个海湾,它一样要面对污染环境之后的严惩,这个后果,或许将是一个企业的倒闭。
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虽然要继续发展经济,做大企业,但是,我们不可以再浪费我们的资源,不能再污染我们的环境了。
从此想开去,从投资的角度,对于这些所谓的资本市场明星,对它们的盈利能力的实质,是不是需要再考察?对它们的经营风险,是不是要给予更多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