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275 181
2010-07-27
[转载]刘实:方舟子导师承认拼凑,方舟子回避质询
网上近日甚传“打假皇帝”方舟子竟靠数据造假起“家”, “十年磨一剑”的JBC论文(美国《生物化学杂志》)最关键数据竟是七拼八凑而来。对比,方舟子除漫骂告假者为“活宝”外,还真说不出为何原因他那这篇以读了六年博士的学位论文为基础的、博士毕业后才写和发表的、毕生唯一的科学“结晶”竟含如此低劣的“杂质”。而想帮方舟子“下台”或“打圆场”的人也不得不承人那数据的七拼八凑,只不过他们不敢相信一个非常“正义”的“打假皇帝”自己会造假。有人说不要给方舟子上纲上线到“学术不端”,顶多批评他一下“不太严谨”算了。还说那可能是因为“方舟子对他当年的研究可能没有多少兴趣”。
其实,方舟子是否是“有意”进行论文关键数据造假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而他对我的去信(包括以《科学伦理》(Scientific Ethics)主编的名义写的信)的置之不理,那种态度本身就可能说明一些问题。一般来讲,心里没鬼的人是不怕鬼叫门的。方舟子的“老板”(博导)、他那篇JBC的唯一共同作者见了我这杂志主编的信都马上回信,而他的回信也间接承认了该论文中的数据拼凑。但他也不太可能知道方舟子进行这数据拼凑的动机。
面对读者的质疑,方舟子应当做的是拿出被拼凑数据的原始数据,以此证明拼凑的“合理”和“合法”。另外,方舟子还要解释的是:如果非要以同时排列显示才能说明问题的关键数据作为论文的核心,为何不做一个重复实验把该比的东西在同一条件同一时间下RUN一下呢?是没经费还是没时间那样做?
可方舟子除了对“微软”的批评者进行漫骂外,就是对“实硬”的批评者躲躲闪闪。在此情况下,有人写信给杂志反映情况有何奇怪?
不过这被显示出来的一个告假者竟称自己是北大的饶某。这点的确让人不可理解。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730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7-27 09:26:16
方舟子就是一S(和谐)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09:26:34
方舟子的有问题不等于他不能揭露问题。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09:27: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09:30:03
bjy1285582 发表于 2010-7-27 09:26
方舟子的有问题不等于他不能揭露问题。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
支持,方舟子的问题是方舟子的问题,但唐骏的问题还是唐骏的问题,不管唐骏的雇佣军如何挺唐骏,但唐骏的欺世盗名已经令世界寒心了,愤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27 11:54:05
各有各呢假,暴露出来才是真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