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杂志《美国保守派》近日出版文章,质疑中国超级大国的实力可能是被高估了。其理由主要集中在人才和政治经济结构上。例如,文中称,中国培养了许多工程师,但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许多持有学位的人充其量也就是技工,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百万人口城市多达170个的国家,得要很多工程师才能运转。而且,中国出口业的成功不应遮住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其庞大的国有部门存在政治主导投资和产出的种种弊端等。不仅是此篇文章,在《联合早报》早前所刊登的一篇美国波士顿学者的文章中,也质疑了中国是否被高估的问题。文中提到,当今的中国,在某些方面则更像上世纪80年代末成为强弩之末的日本。中国如今的经济奇迹主要还是靠人口红利来支撑,而现在中国是“未富先老”,但却仍然依赖低薪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特别是由于中国社会对农民工阶层的轻视、教育资本的投入不足,使在经济起飞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无法胜任高附加值经济中的责任。文中还提到,中国宁肯以低息借给美国钱,却不肯在自己的下一代,也就是十几年后的稀缺劳动力身上投资。中国的钱使美国人可以较低的利率借到房贷,而在钱多得几乎没有地方放的中国,小额贷款却是如此枯竭。作为一国经济基本动力的中国中小企业所生存的金融环境,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因此,从人才和金融环境上来看,在世界各大国之中,也许中国目前是最被高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