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7-6 22:57:30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12:46
修改了,可以下载了。
乘数政策本身其实没什么新意,重点是过去的乘数理论是静态的,也就是说每一次金融和财政政策都会有相同的效果。这种假设不符合经验论述,所以才有的根据经济数据来测算动态的乘数效果,更好地评价政策的有效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00:58
clm0600 发表于 2020-7-6 13:50
这没有讨论的价值。
微分方程在别的学科是有用,但在经济学领域,只有扯淡的意义。
西经玩儿了这么久的 ...
因为理论经济学有很多跨期模型,计量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导建立计量模型。概率的本质的问题在计量经济学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没有观测到的变量对当前的影响因为无法精确计测所以让这假定这种影响符合一种概率分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04:00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22:57
乘数政策本身其实没什么新意,重点是过去的乘数理论是静态的,也就是说每一次金融和财政政策都会有相同的 ...
这种假设不符合经验论述,所以才有的根据经济数据来测算动态的乘数效果,更好地评价政策的有效性
这些科研都必要,这些探索都很好。

另外来说,假设过去十年,价格水平(或者任何宏观指标)的平均变动率是9%,那么我预测明年的变动率也是9%,且在若干概率上是9%,且另外又在若干若干概率上不是9%,而是9%+一个变动率,且考虑到对数据的掌握并不是百分百的及时全面,再加点误差率等等,且再引入不可预料的因素,也导致一个变动范围,

那你说,

1,我预测的准不准?那肯定准啊。不断调整来,调整去,完善来,完善去,我能有95%的概率,保证预测结果的误差率在3%,还不准啊?假若不准,我再加个什么合理的参数,合理性93%,行不行啊?

2,那么,这些是应用数学的应用题,还是经济学的练习题啊?这到底是数学应用学,还是经济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09:57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22:57
乘数政策本身其实没什么新意,重点是过去的乘数理论是静态的,也就是说每一次金融和财政政策都会有相同的 ...
我预测某事件,在明年,有99%的概率发生。但,明年实际出现的,是另外1%的可能。

那么,我就错了啊?并不错,仍旧符合概率。

其实1%的概率嘛,就是说,它第一必然出现,它第二出现的可能较小而已。


我又讲,去年的宏观指标,是喜马拉雅山高度的函数,而今年,还是喜马拉雅山高度的函数。这错了吗?并不错。

换成长江的长度,就错了?还不错。



我的意思是说,什么是经济学啊?经济学有逻辑公式吗,有恒等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15:13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22:57
乘数政策本身其实没什么新意,重点是过去的乘数理论是静态的,也就是说每一次金融和财政政策都会有相同的 ...
重点是,无论是静态的乘数,还是动态的乘数,还是其他神马的乘数,

重点是,第一什么叫乘数?第二乘数背后的逻辑公式,而不是经验公式,那是什么?

譬如原始物理学说,速度乘时间=路途,近代物理学说,功等于什么乘以神马。这都是逻辑公式。

譬如古代数学说,勾股定理,a平方+b平方=c平方,这都有逻辑。

那么经济学有什么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16:33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22:57
乘数政策本身其实没什么新意,重点是过去的乘数理论是静态的,也就是说每一次金融和财政政策都会有相同的 ...
静态很好,动态更好。

但,任何乘数理论,有没有逻辑公式?像数学勾股定理,像物理学功的公式,质能守恒公式,等等,这些都是逻辑公式。

那么经济学有没有呢?
经济学有逻辑公式吗?有任何的逻辑公式吗?有多少,有几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21:08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23:00
因为理论经济学有很多跨期模型,计量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导建立计量模型。概率的本质的问题在计量经济 ...
我说以上这些的意思,

1,不是说啊,主流经济学等等,没学术,没成果,都不对,都不好。

2,我是说啊,主流经济学,不是成熟的学科。它成果再大,再多,再好,但,它还不是成熟的学科,正入门呢,扒拉着学术殿堂的大门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25:09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23:00
因为理论经济学有很多跨期模型,计量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导建立计量模型。概率的本质的问题在计量经济 ...
像大哥你,你是宏观经济学专业的,专业科班,科班名牌,

那我就问你了,所谓资源配置的衡量指标,是什么啊?如何说某某资源配置是有效的,或高效的,用什么指标来衡量来表达?

我又问大哥了,任何乘数理论,那当然都是很好的成果,很好的探索了。可另外来看,任何乘数理论的逻辑公式,是什么啊?

那么,兄弟我问的这些鸡毛蒜皮的,老生常谈的,最起码最普通最简单的常识性问题,大哥你不能回答吗?主流经济学它不能回答吗?

举手之劳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29:50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23:00
因为理论经济学有很多跨期模型,计量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导建立计量模型。概率的本质的问题在计量经济 ...
搞学术,不是玩学术,更不是学学术。

搞学术,就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学生---学术界对学问的陌生。就是说,真想搞学术,要时刻想着,本学科的真正缺陷,真正漏洞,而不是在文山会海当中游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6 23:57:05
经济学的核心是理解各种经济现象,而非帮你炒股或经营。

微分方程是描述客观过程的最有效工具,用于经济学,那是必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0:36:56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你提到的问题一本中级宏观的教科书就能解答。我推荐你看看Blanchard的宏观教科书。里面有对乘数理论,宏观模型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有详细解答。诚然,学术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然而水平低的问题早在90年代2000年代就已经被解答了。提出问题是好的,但是提出没有学术性水平的问题自然成不了论文。我们教授说,学者,不是一个领域无所不知的人,而是能提出正确的学术问题并以此写出论文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0:43:03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虽然回归书本是最好的,我这边简单说一下所谓的乘数理论。乘数理论分为两种,一种是货币乘数一种是政府支出乘数。货币乘数指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对市场信用的增幅效果,其理论依据是信用创造。政府支出乘数其实依据的是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政府支出可以增加企业收入,企业收入会促进设备投资、工资上涨,从而进一步增加需求,这个增加量就是政府支出乘数。乘数效果背后的理论依据其实不难,难的是政府支出也许会crowdingout民间投资,货币宽松可能会影响物价预期。这种以前的学者没有想到的问题,造就了动态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0:45:04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至于概率和计量经济学,很明显阁下并不足够了解这两个学科。emm入门的话我推荐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入门,中级我推荐hayashi的计量经济学。里面有你问题的答案。因为要回答这些问题过于繁琐,我就不一一作答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0:54:11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诚然,主流经济学还留有许多议论点和未解之谜。但这些问题不是你提出的这么浅显的问题,主流宏观目前的问题在于金融学和经济学无法有效结合。在当前各国都采取金融宽松的情况下,各国的利息都趋近于0。简看似简单的变化却让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无法解释。因为从来没有人研究过0利息情况下的金融财政体系。这是一种新现象,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这种巨大的未解之谜才是主流的挑战。每天沉溺于基础前提的议论和争辩,才使得马克思经济学一直驻足不前。主流经济学很少犯这种错误,所以走得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1:49:47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7 00:54
诚然,主流经济学还留有许多议论点和未解之谜。但这些问题不是你提出的这么浅显的问题,主流宏观目前的问 ...
因为从来没有人研究过0利息情况下的金融财政体系。这是一种新现象,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这种巨大的未解之谜才是主流的挑战。每天沉溺于基础前提的议论和争辩,才使得马克思经济学一直驻足不前。主流经济学很少犯这种错误,所以走得远。
1,大哥听说过马克思说过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吗?

2,基础研究,对任何学科来说,都是最重大的课题,之一。
大哥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常识吧。
譬如数学的黎曼猜想,譬如物理学的大一统理论,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03:00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确实像你所说的,基础研究很重要。但是一个学科,是在当下的理论框架下无法解释当前现象的时候才去开发基础研究。而且做基础研究的一般都是对本学科知之甚深的学者才会做的。目前马经的问题是理论框架有了,但是国内的认知不足,真正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经济现象的研究还很少,也就是说马经当前不做基础研究,需要开发的课题也是非常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搞收效甚微的基础研究,不如先建立上层模型,因为很明显现在的理论框架完全够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10:52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7 00:54
诚然,主流经济学还留有许多议论点和未解之谜。但这些问题不是你提出的这么浅显的问题,主流宏观目前的问 ...
根据中国汉文来说,大哥是在大陆受的教育,完全是大陆人的思维,语言,

但是大哥又使用一些新词,譬如公式被说成定式,譬如乘数效应,大哥你说成乘数效果,譬如前沿、尖端,大哥说成先端,也使用一点港台语等等。

我猜,大哥你是名牌科班的功底深厚的老大学生,或者是专业科班的创造性强的新毕业生,或者是选修经济学的其他先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20:34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没有,就是普通的学经济学的留学生。教授比较严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21:49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7 02:20
没有,就是普通的学经济学的留学生。教授比较严而已。
大哥在日本留学啊?还是学宏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25:03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是的,我的主专攻原本是计量经济学,后来帮教授做宏观计量分析,又后来接触到了dsge模型,把dsge中的RBC模型掌握了以后现在在学货币金融学和新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27:00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所以宏观理论和宏观计量我都略懂。大学时代读过资本论但是没有搞清楚逻辑关系就放弃了,最近发现京大的数理马克思经济学还不错,就当兴趣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30:06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7 02:25
是的,我的主专攻原本是计量经济学,后来帮教授做宏观计量分析,又后来接触到了dsge模型,把dsge中的RBC模 ...
大哥学得有点杂啊。这都是好事。

建议大哥也学一些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理论,包括日本学者的。

这样做学术,有可能更便利,更有力。如果在国内找工作,也机会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31:13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7 02:25
是的,我的主专攻原本是计量经济学,后来帮教授做宏观计量分析,又后来接触到了dsge模型,把dsge中的RBC模 ...
记得大哥说,是宏观经济学专业的。可能大哥是偏宏观的计量经济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36:16
1993110 发表于 2020-7-6 19:21
1,大哥你是在香港、台湾上学的吗?或者是在国外留学的?大陆通常这样说,最优增长理论,不说最优成长理论 ...
dsge是理论经济学。我写过的论文主要是计量经济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41:16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7 02:27
所以宏观理论和宏观计量我都略懂。大学时代读过资本论但是没有搞清楚逻辑关系就放弃了,最近发现京大的数 ...
如果懂主流的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再学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的,这有可能是捷径,容易搞学术。

搞学术,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找到真正的问题,之后去搞它。万一搞出来了解答,其他许多问题可能迎刃而解,势如破竹。

资本论不容易学,需要思维和语言都好,都丰富。不妨,可以这样看马克思经济学,就是把劳动量看成统帅,对等或者对于产品量,产值量。

日本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学者,可能严谨,也谨严,估计会喜欢勤奋的学生,如果又爱思考,就更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42:48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7 02:36
dsge是理论经济学。我写过的论文主要是计量经济学的。


兄弟去休息了,大哥请早休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02:49:17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7 02:36
dsge是理论经济学。我写过的论文主要是计量经济学的。
1,数学很重要。

2,但是,数学不能代替经济学。经济学主要的是,发现出问题,提炼出问题。一旦找准了问题,找到了问题,是个数学家都容易解答。换言之,使用数学相对简单容易,问题在于如何建模呢?

使用数学,去解答应用题,这相对简单容易。问题在于,如何设计这个应用题?


3,计量经济学,猜测来说,有它的独到之处吧,它也可能独自解决经济问题。但是计量经济学的进步,也不能替代经济学的自身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7 10:13:38
eol28954 发表于 2020-7-6 23:00
因为理论经济学有很多跨期模型,计量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导建立计量模型。概率的本质的问题在计量经济 ...
我只要求回答经济学解决的实际问题,不要扯其他无关话题。

啥叫实际问题?
大到指导一个国家或世界的经济发展,小到解决一个企业的亏损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