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警务、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城市规划、林业、护理、药学、中药学、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硕士专业学位。
——摘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同属研究生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新增的19个硕士专业学位中,特别设立了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硕士专业学位,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硕士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将被授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专业学位。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将被积极推进。
实践型的培养必然较之学术式的培养更适合未来找工作就业,尤其作为商科的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这六大专业,实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甚至各类职业资格考试证书等对找工作至关重要,但是这些经历在学术型项目中都是不被看重的。
另外,值得同学们注意的是:在毕业后竞争力处于伯仲之间的两类硕士,学术型硕士入学的竞争压力较之专业硕士大太多了。以复旦金融为例:有公费金融与基金经理班两类,后者被普遍认为有专业硕士之实;公费金融报考人数超过1000人,录取少于20名,分数线为402;基金经理班录取65名,分数线为364。可以说,后者在收益相似的情况下,考试的难度大为下降,风险大为收窄。当你需要一个硕士学位来提升自我,来转换专业,何不考虑专业硕士——一个稳妥可靠、确有回报的选择呢?
我同学朋友大都倾向专硕,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QQ:14776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