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7-30 19:41:04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感觉他们的关系有点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0 19:43:57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30 18:23
…… 你的思路是正确的,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
为什么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这个结论是如何推理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0 19:55:24
本贴发重,留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0 20:22:05
本贴发重,留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0 21:51:36
whm303 发表于 2010-7-30 19:43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30 18:23
…… 你的思路是正确的,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
为什么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这个结论是如何推理出来的?
   “由于机器的发明,由于技术的熟练,由于更好的分工,由于使我们能够进行更有利的交换的新市场的发现,一百万人在一种社会情况下所能生产的‘必需品、享用品和娱乐品’等财富可以比另一种社会情况下大两倍或三倍,但他们却不能因此而使价值有任何增加”;“国家每年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加倍,从而国家财富也会加倍,但这种财富的价值却没有增加”。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232页;236页)。这些话还不能证明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0 22:00:22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30 21:51
whm303 发表于 2010-7-30 19:43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30 18:23
…… 你的思路是正确的,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
为什么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这个结论是如何推理出来的?
   “由于机器的发明,由于技术的熟练,由于更好的分工,由于使我们能够进行更有利的交换的新市场的发现,一百万人在一种社会情况下所能生产的‘必需品、享用品和娱乐品’等财富可以比另一种社会情况下大两倍或三倍,但他们却不能因此而使价值有任何增加”;“国家每年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加倍,从而国家财富也会加倍,但这种财富的价值却没有增加”。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232页;236页)。这些话还不能证明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吗?
前面发了两个贴,都没有通过。一个国家的总劳动时间应该是一个外生变量,GDP增加并不一定预示总劳动时间减少。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0 22:33:44
实际上,如果将GDP定义为年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撇开对外贸易的影响(或假定对外贸易保持平衡),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就与就业人口成正相关关系。至于现实中的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个假象。我觉得,这种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货币增发导致的物价上涨所引起的。就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年劳动量可以认为是逐年增长的(人口在增长,就业率可以认为是大致不变的),但决没有GDP增长的那么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0 22:58:46
whm303 发表于 2010-7-30 22:33
。至于现实中的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个假象。我觉得,这种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货币增发导致的物价上涨所引起的。
只要讨论real GDP就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力。前提是价格指数必须是真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0 23:17:28
lognormal 发表于 2010-7-30 22:58
whm303 发表于 2010-7-30 22:33
。至于现实中的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个假象。我觉得,这种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货币增发导致的物价上涨所引起的。
只要讨论real GDP就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力。前提是价格指数必须是真实的。
假定人均劳动时间不变,则real GDP就与就业人口成正相关关系。就业人口增加,则real GDP上升,就业人口减少,则real GDP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1 00:17:39
张明栋 发表于 2010-7-29 09:26
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交换价值)由劳动量决定。由于同样的劳动在相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土地或工具)生产的同类产品数量不同,导致其劳动所生成的价值不同,因此劳动价值论在微观层面形成新的悖论。为此,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生产个别产品的劳动时间决定。按照这种定义,劳动价值论在宏观层面上似乎是正确的,可以对水与钻石的价值问题进行比较圆满的解释。但根据统计原理,我们不难推导出:生产某个产品的生产率与其价值成反比,在产品品种与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全社会生产率与全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成反比,也就是社会越进步,全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越小;或者全社会在一段时间内产出的总价值由全社会的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时间越少,全社会产出的总价值越小。在现实社会中,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少,但GDP却每年都在增长。GDP是以价格为准统计出的数据,与以上结论相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价值与价格无关,价值不决定价格;或者价值决定价格,但两者成反比。如果我们坚持价值决定价格,那么不是GDP的统计有问题,就是劳动价值论错了。综上,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概念在微观层面产生悖论,在宏观层面与价格之间也产生悖论,我们只能认为这种概念是不符合逻辑的,是不科学的。
关于楼主提出的这个所谓“悖论”,我觉得更应该从楼主的假设前提中去找原因,而与“价值论”无关。

1、生产某个产品的生产率与其价值成反比,在产品品种与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全社会生产率与全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成反比,也就是社会越进步,全社会产品的总价值越小;或者全社会在一段时间内产出的总价值由全社会的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时间越少,全社会产出的总价值越小。这样的推导本身没有问题,但要把这种推导应用到实践问题的分析,恐怕没有那么直接和简单。

2、在现实社会中,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少……。这个假定并不具有客观性。比如,从前一段时间的富士康事件我们可以了解,真正的产业工人的劳动时间非但没有减少,毋宁说已经增加到了极致。而真正享受每天8小时、五天工作制的大多是从事“非生产劳动”的阶层。

3、GDP是以价格为准统计出的数据……。此“价格”非彼“价格”。金本位条件下的“价格”信用货币条件下的“价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楼主的“悖论”根本就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概念涵义的变迁。此外,使用“可比价格”的概念,在理论上并不能将信用货币条件下的“年产品价格”化为金本位条件下的“年产品价格”。

由上述第2条可知,我们并不能得出“年产品价值”逐年下降的结论,由上述第3条可知,GDP的增长并不能代表“年产品价格”的增长(我们知道,劳动价值论中的“价格”概念是指金属货币条件下的“价格”,而不是指信用货币条件下的“价格”),这样,楼主的结论就失去立论基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1 06:29:32
whm303 发表于 2010-7-30 22:33
实际上,如果将GDP定义为年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撇开对外贸易的影响(或假定对外贸易保持平衡),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就与就业人口成正相关关系。至于现实中的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个假象。我觉得,这种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货币增发导致的物价上涨所引起的。就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年劳动量可以认为是逐年增长的(人口在增长,就业率可以认为是大致不变的),但决没有GDP增长的那么快。
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

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1 07:14:14
回复38楼
2、从较长的时间跨度看,中国由6天工作制变成5天工作制,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原本没有的传统节假日放假,中国人的工作时间是明显减少的。血汗工厂的产业工人只占中国产业工人的部分,并且部分产业工人确实享受到了国家的节假日政策。而且中国的GDP并不仅仅是“生产劳动”阶层创造。所以富士康的例证代表性不强。

就富士康例证本身不能说明劳动时间增加,富士康的恶劣严苛一直就是那个样子,并不是今天变成那个德性,只是富士康的产业工人现在是80后、90后居多,其忍耐性比70后下降了很多,有时代背景原因。

3、金本位条件下的“价格”和信用货币条件下的“价格”对楼主立论有本质影响吗?楼主完全是基于信用货币条件下,估计大家直觉上都是,两种货币条件带来的价格差异无关楼主立论本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1 09:45:08
每一种生产组合的效率时间改变,劳动者的劳动人数都会减少,因此劳动时间不会改变,同时会引会生产组合的改变,因此资本变着法在吞噬劳动。

因此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康托洛维奇式的苏式计划经济下,商品的价值应该取决于劣势部门的边际劳动时间),在资本主义下没有错。

因此认为存在这种驳论,就认同等于认为生产组合不会发生改变,认为使用价值是恒定,并且认为资本是追求具体的使用价值,显然资本不是这种的运作方式,它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而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

同时认为生产组合不会发生改变,就认为富人一天能吃一千个人的饭,穿一千个人的衣一样,是极端愚蠢的。


效用价值论在康托洛维奇式的计划经济下能近接正确,只是接近正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价格虽会下降,但生产组合也会发生改变,只不过社会以中低档消费品为主的社会,高档商品的生产组合改变较慢而已,并且人员的位置也会改变,因此劳动价值论还是正确的。

而楼主居然认为人员的位员不会因效率提到引发的生产组合改变而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31 12:52:45
read2010 发表于 2010-7-31 06:29
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
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
1、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很多。现实中不存在函数,不存在时空弯曲,不存在孙悟空猪八戒,是不是要把数学、物理学、文学都取消掉?
2、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你自己去查查M2吧
3、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劳动时间计量
4、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举个例子吧,免得空对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 17:23:52
回复44楼:
感觉你进入诡辩状态,我向你提出问题,本来是你应该用实证和数据等量化向我证明,但现在你避而不答,反而把你应该回答的问题当皮球踢回来,让我取证,我无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 21:01:47
read2010 发表于 2010-8-1 17:23
回复44楼:
感觉你进入诡辩状态,我向你提出问题,本来是你应该用实证和数据等量化向我证明,但现在你避而不答,反而把你应该回答的问题当皮球踢回来,让我取证,我无语。
既然你无语,就算了吧,免得引起无谓的争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 21:07:59
whm303 发表于 2010-7-31 12:52
read2010 发表于 2010-7-31 06:29
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
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
1、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很多。现实中不存在函数,不存在时空弯曲,不存在孙悟空猪八戒,是不是要把数学、物理学、文学都取消掉?
2、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你自己去查查M2吧
3、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劳动时间计量
4、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举个例子吧,免得空对空。
请教:为什么现实世界不存在函数?你既然知道”函数“这个名词,就说明”函数“这个理念是客观存在的。

或者这样说:你是一个现实的人,函数存在于你的意识中,而你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函数也是客观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08:45:01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8-1 21:07
whm303 发表于 2010-7-31 12:52
read2010 发表于 2010-7-31 06:29
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
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
1、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很多。现实中不存在函数,不存在时空弯曲,不存在孙悟空猪八戒,是不是要把数学、物理学、文学都取消掉?
2、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你自己去查查M2吧
3、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劳动时间计量
4、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举个例子吧,免得空对空。
请教:为什么现实世界不存在函数?你既然知道”函数“这个名词,就说明”函数“这个理念是客观存在的。

或者这样说:你是一个现实的人,函数存在于你的意识中,而你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函数也是客观存在的。
世界上是否有非客观存在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08:55:11
wzwswswz 发表于 2010-8-2 08:45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8-1 21:07
whm303 发表于 2010-7-31 12:52
read2010 发表于 2010-7-31 06:29
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
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
1、现实中存在以劳动时间计量的GDP吗?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很多。现实中不存在函数,不存在时空弯曲,不存在孙悟空猪八戒,是不是要把数学、物理学、文学都取消掉?
2、凭何认定“现实中GDP连年高速增长,就是一种假象。你自己去查查M2吧
3、以何种标准可以量化确定GDP增长全部都是通胀所致?以劳动时间计量
4、以10年、20年、30年为跨度衡量的GDP增长率和通胀率的缺口如何解释?举个例子吧,免得空对空。
请教:为什么现实世界不存在函数?你既然知道”函数“这个名词,就说明”函数“这个理念是客观存在的。

或者这样说:你是一个现实的人,函数存在于你的意识中,而你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函数也是客观存在的。
世界上是否有非客观存在的东西?
也问你一个问题,“非客观存在的东西”本身是不是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09:05:16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8-2 08:55

也问你一个问题,“非客观存在的东西”本身是不是存在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玉皇大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09:19:27
wzwswswz 发表于 2010-8-2 09:05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8-2 08:55

也问你一个问题,“非客观存在的东西”本身是不是存在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玉皇大帝。
不和你废话了。你明显没有学过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09:21:51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8-2 09:19
wzwswswz 发表于 2010-8-2 09:05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玉皇大帝。
不和你废话了。你明显没有学过哲学。
看来你的哲学解释不了我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09:23:48
生产涵数只存在于同质物之间,如一台钢炉炼多少吨钢,一台母机床生产多少台新的机床.

异质物之间不存在用统一的数值来表述所有物加总的生产涵数,它只能用一种棋盘式的平衡表来表述述,因此像生产涵数一样的生产总值是不存在的。
如果说总的生产涵数关系,那么肯定不是数值,而是一种统计物资使用平衡关系的平衡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09:26:13
现实中这种所谓的GDP表述的只能是交换价值——被货币奴役的流通人类劳动 的总和。与物质产出压根就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09:31:22
曹国奇 发表于 2010-7-29 21:49
我支持楼主。

如果用GDP增长率(提出通胀后的增长率)和劳动量的增长率两个指标作比较,马经支持者就无话可说了。
异质物之间怎能么剔除通胀?比如苹果与梨都增长了10%,你可以说经济增长10%,但一个增加5%,一个增加10%是不可能增到一个相同的指数的,同样物价也是如此。而且还存在生产组合的变化,如现在用的电器用90年用的电器的生产组合完全不一样。


如大飞机能和妓女的屁股加总在一起么?加总在一起的只能是交换价值——即“被货币奴役的流通人类劳动(行为)”。


我看你这个天才人物怎么剔除物价?所谓剔除物价(实际上是劳价),但到的只能是名义GDP,名义GDP代表的只能是“被货币奴役的流通人类劳动总和”。


又如计算修一幢摩天大楼,需要10亿美元,按交换价值计算朝鲜的GDP,可能要占朝鲜的十分之一。但问题是这计算是只是货币控制的劳动力交换的比例,朝鲜并不会把所有的劳动力拿出来按这种交换比例进行劳动力的交换,其交换比例也不等于实物产出(生产能力)的对比,实际上在它那个自给自足的体系,动用不到5000左右的劳动力就能建一幢这样的大楼,如平壤到处都是这样的大楼。

可见交换价值,交换的是劳动,而不是产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 10:14:31
以交易货币为准来定指标,不参与交易的也没有包含,很多指标是重复计算的。

由于任何生产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过程,有意义的指标只能是:
消耗了在哪里的(可测量),有多少(可计量)...石油、煤炭、水、地力、金属、放射性材料...
还剩下在哪里的(可测量),有多少(可计量)...石油、煤炭、水、地力、金属、放射性材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4 09:00:56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7-30 18:23
张明栋 发表于 2010-7-30 12:22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7-29 12:45
楼主是想用实证的方法推翻劳动价值论吧,不过分析太粗糙了,太主观了。一般来说,实证研究的确可以得到实际GDP与总劳动时间正相关的结论,这点西方经济学家也是认同的。所以楼主的那个悖论只是楼主自己的想象。
而且楼主用术语用的很含糊。楼主的GDP是名义还是实际?是人均还是总体?所以楼主还是先澄清一下吧。
1、我所说的是实际GDP。
2、实际GDP与总劳动时间正相关是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也就是在现实中,实际GDP与总劳动时间的变化恰恰相反。
   你的思路是正确的,GDP与总劳动时间是相反的。劳动价值论的确存在悖论。不过,你没注意,正宗的劳动价值论者(不包括王书记等人)是不承认的,他们会说,“总劳动时间是减少了,但是,劳动越来越复杂了,由复杂劳动还原出来的简单劳动时间却增加了。由于价值是由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总简单劳动时间与GDP会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加。你所说的悖论不存在。”如果看见这样的评价,你应该怎么办呢?
复杂劳动问题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身就存在悖论,假设某一部门生产效率提高两倍,你说是劳动变复杂了,还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少,单位产品的价值要变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4 09:30:38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8-2 09:23
生产涵数只存在于同质物之间,如一台钢炉炼多少吨钢,一台母机床生产多少台新的机床.

异质物之间不存在用统一的数值来表述所有物加总的生产涵数,它只能用一种棋盘式的平衡表来表述述,因此像生产涵数一样的生产总值是不存在的。
如果说总的生产涵数关系,那么肯定不是数值,而是一种统计物资使用平衡关系的平衡表。
这些物质不是异质物,他们有共同的属性——价值(或价格)。这个价值(或价格)是用来衡量财富的量,代表着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享受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4 10:17:50
张明栋 发表于 2010-8-4 09:00

复杂劳动问题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身就存在悖论,假设某一部门生产效率提高两倍,你说是劳动变复杂了,还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少,单位产品的价值要变小?
这哪里存在驳论,这正好是马克思最具洞察力的地方。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句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价值与从社会整体上来说生产力无关,价值代表的是货币与人的社会关系表面上社会的价值量应该减少,但为什么总的价值量没有减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如下几个问题,而你的反驳根本没有涉及这几个问题,反到是你的脑筋少了很多弦

反到是你这个问题上少考虑了如下几个因素:

1、某一部门效率提到,生产人员的数量难道不发生变化么?如《资本论》提到效率提到工人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减少,减少的是工人的数量。
2、商品生产是为了交换,如果交换的“交换价值”的量是一定,那效率提到只不过是企业之间才争夺利润份额,而总的所处行为总的交换的价值是不会变化的,在这里你根本没有提及。
3、每一次效率提到,社会的生产组合都有可能改变。如果生产组合不发生改变,那就等于说能让一个人一天去吃一千个人的饭穿一千个人的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4 10:34:51
张明栋 发表于 2010-8-4 09:30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8-2 09:23
生产涵数只存在于同质物之间,如一台钢炉炼多少吨钢,一台母机床生产多少台新的机床.

异质物之间不存在用统一的数值来表述所有物加总的生产涵数,它只能用一种棋盘式的平衡表来表述述,因此像生产涵数一样的生产总值是不存在的。
如果说总的生产涵数关系,那么肯定不是数值,而是一种统计物资使用平衡关系的平衡表。
这些物质不是异质物,他们有共同的属性——价值(或价格)。这个价值(或价格)是用来衡量财富的量,代表着人类生存、发展以及享受的能力。
使用价值才是财富的具体内容
如果交换的物都具有共同“使用价值”,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交换。如:用狗屎这种肥料去交换米,如果狗屎与米是同质的,那么使用价值也一样,那么你为什么不吃狗屎而一定要吃米?如果你硬要说是同质的,拿给你相同交换量的狗屎给你吃以代替米也完全符合逻辑。
至于它们共同的属性是价值,马克思认为共同属性是交换价值,即劳动。

但劳动并不是财富的具体内容,“使用价值”也就是“某种有用性”才是财富的具体内容。


共同属性代表的是交换价值,也就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与具体的财富无关。


如果你认为这些物不是异质的,那么兑现具体的效用时就会出问题,显然根本没有这么多实物可供兑换。


如:一个完整的交换体系GDP是300这种交换价值,当你把300的交换价值都用来兑现粮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粮食会物涨飞涨,压根就没有这么多粮食可供兑换。


同样,假设社会中有一个超级富人,他准备资助穷人,当他把钱大量拿来够买穷人所需的中低档消费品时,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穷人所需的中低档消费品会物价飞涨,因为社会压根没有生产这么多中低消费品么?


如果说金钱(价值)计量的使用价值是同质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问题你根本就无法反驳,上世纪6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中,主流的新古典的经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只有无条件投降。



价值显然代表的也不是具体的产出(财富),代表的是人与人的一种货币控制的社会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