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解释下同样的型号名称的产品为什么国外比国内质量好,价格低吧。关于整个物价高的原因,不完全在于以下,还有通涨因素以及行政定价因素等。
首先,要了解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的通路商代理商在向工厂直接采购的时候鉴于中国国内对质量要求水平就比美国欧洲日本的来得低。也就是说同样的商品,中国的代理商通路商总是尽可能的压低采购成本,而美国欧洲日本等在尽量压低价格的同时会有很多的质量要求环保要求。每多一个要求就要多付一份成本。但是鉴于出口的时候有退税,工厂在计算毛利的时候是一样的,所以,工厂出厂价究竟是卖给国外的高还是卖给国内的高主要要看出口退税减去达到质量环保要求所需要的成本是正的还是负的。如果是正的,那么卖给国外的出厂价低,反之则高。通常情况下,一般是卖给国内的出厂价格要低,因为国内质量要求很低很低,工厂可以随便做就能出货,一些明显不良也被代理商采购了。
也就是说第1关通常就决定了国内的质量低。
第2阶段是从工厂经过N个物流仓库运转后到达卖场,这中间的税收以及各环节的利润节节升高。因为每个国家的税收各不相同。每个国家的物流费用也不同,比如中国有很多的过路收费。每个国家的仓库和卖场费用也不同。但是可以给一个大致结果。合理利润下,中国的商品卖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通常至少会是出厂价格的3倍。而美国卖场出售的商品通常是FOB价格的3倍。这是通常的结果。本来按此推理应该是国内卖场价格低,但是实际与此相反,只能说是各通路环节的成本和利润综合起来比国外高的结果。比如说ACA,这号称北美电器,但是是本质上的国内企业,曾经由于质量问题,赔偿其国外客户巨额,濒临倒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ACA的烤箱啊什么的在国内动不动就高达600,甚至1000,而且做工实在称不上精良,装配缝隙巨大,其实他们出口给美国的烤箱在美国卖场是很便宜的。再比如有一款面包机在美国卖19美金,而国内卖场同款售价是300多人民币,这样的巨大差距,我只能用暴利来形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