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心理研究
作者简介:刘金平,河南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知名心理学家刘金平教授的最新成果。目前,我国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正处于上升时期,心理学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凭借其多年的心理研究实践,结合股票投资这一热门话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本书属于比较前沿的作品,对广大股民及股市管理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投资
二、投资的意义和作用
三、投资的分类
四、股票投资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简史
五、研究股票投资心理的方法
……
书摘:
书摘
(一)什么是心理素质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人们应付、承受及调节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并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情绪及行为的稳定性方面。
紧张、痛苦、胆怯、自卑、害羞、难堪、愤怒、嫉妒、失落、失意、抑郁、憎恶、孤独、恐怖、疑虑、误解、渴望等等,都会成为人们可能承受的心理压力,而对于这些压力,人们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即对于压力的认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及由此认识所产生的情绪以及经过调节或控制最终付诸的行为表现,恰恰反映着人们的心理素质特点,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活动水平的不同,才使得人们在心理素质上有些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承受和应付着种种心理压力,现代社会,人们都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荷,这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共同问题,只不过由于调节和承受能力的强弱不同,每个人所做出的应付行为不同罢了。叱咤政坛的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曾坦诚地告诉人们,在每次当众讲话之前,她是如何承受着紧张这种心理压力的煎熬的。
一些美国心理学家对800多位男性做的30多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成就最大与最小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他们的智力水平,而在于心理素质方面的某些特点,即是否有自信心、坚持性、不屈不挠、不自卑等良好的心理与意志品质。这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非智力因素”,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在证券投资中,投资者的心理素质往往比资金的多少、股票投资知识技能的多少还重要得多。自信、乐观、开朗、镇静自如、沉着冷静、志存高远都是投资者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
(二)投资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内容
“股票业这种行当不像下棋,高手未见得总赢,因为股票买卖毕竟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这是美国大投资理财家彼得、·林奇先生的名言。股票买卖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姑且不论,但它的确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集智慧、勇敢、知识经验、机遇于一身,是一门需要高超技艺才能取胜的艺术。
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参与其中者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机构的主力(包括大户),他们具有雄厚的财力,信息也较灵通。另一种是散户股民,他们往往资金少,缺乏投资技巧,不能获取较丰富和及时的信息,只能随市场的起浮而震荡,因此吃亏受损的绝大多数是这批散兵游勇。庄家和机构投资者一般都能盈利,而小额投资者能最终盈利的却寥寥无几。可见股海茫茫、杀机暗藏,稍有不慎,就会船翻人亡,这不得不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作为小额投资者要想战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