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投资,高利率意味着投资的成本会增加,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情会减弱。
闲散的资金中,偏好风险的资金会流向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为了获得更高的风险回报率,进行高风险投资,这样的后果会使一国的经济处于很脆弱的状态之中,极易产生个别产业的泡沫。上世纪的高科技股票泡沫以及房地产泡沫是最实际的例子。这些风险偏好资金一般只注重眼前的既得利益,而往往忽视了投资的长远利益。
同时资金的非市场导向,会使得一些现阶段投资回报率不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很有潜力的产业,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投入而陷入困难。
国家的财政压力也会增加,由于利率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也会水涨船高。这样的后果就会导致只有国家资本才会不计成本的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
当然,国家政策性的提高利率,可以认为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这样做会使得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虽然,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但是从历史的潮流来看,不断降低利率是世界各个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过程。现如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一个低利率时代,或者说是一个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时代。这实际上就是要给市场一个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的机会,只有市场经过不断的自我调节和改善,才能使这个市场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在市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种政策性的市场干预手段还是尽可能的少而精比较利于市场的发展。不然,当市场习惯了国家干预之后,就如同一个被溺爱的儿童,凡事都只能寄望于国家的行政干预,寄望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真正的巨大作用就有可能被埋没。
好像说得有些泛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