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5528 16
2006-05-07

大学等于大楼吗?中国高成本大学与印度低成本大学之比较
【过去我们曾听到这样的警句:大学非大楼,而是大师也。这是上世纪初中国的一个著名学人提出来的。而现在,时间过去近100年,文明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化。因为中国大学在某种主导力量的主导下,正在反其道而行:大学就是大楼。中国某些当局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虚荣心,大搞大楼式的大学。与过去相比,大师却更少了;与破落的印度相比,培养的人才却没有什么优势,反而显得更差。这是什么道理?花费更大的成本只能收获更差的效果,这在经济学来说是绝对的禁忌!能够形成这种局面的,只能是政府主导与垄断下所办的教育,因为在此情况下,所办的事情并不需要讲经济规律,不需要讲成本收益规律。今天,中国老百姓正在为这种违反经济规律的荒唐行为支付高额费用,而邻近的印度,老百姓们却能够以近乎零的成本支出而领受到水平不亚于中国的教育。不对比真是不知道,一对比真是令人惊愕。原来,中国老百姓为高等教育所付出的代价,真是不值得!
如果在茅房里也能够使人成为大师,为什么需要造大楼呢?要知道,人类文明的本质,在于人的灵魂,大楼只是外在僵尸吧了。这对于当今正在热火朝天地大兴土木的中国来说,是必须要深刻领会的警句!---黄焕金】

中印大学之比较

2006-05-06 09:59:4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薛涌专栏
  
  如今国际上动不动就把中国和印度比:制造业、服务业、外资、基础设施……几乎无所不比。可是,很少有人比较两国的大学。去年一家国际咨询公司McKinsey提出了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的报告。其中对中印两国的大学生素质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结论是印度的大学生明显比中国的大学生更能胜任跨国公司中层管理的工作。

  由此,我对印度的大学产生了好奇,希望看看印度那些更称职的大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并和中国作一番比较。把手头能找到的资料拿来一看,不禁吓了一大跳。这几年,中国是在打造“一流大学”:政府不断增加对大学的投入,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不断上升。比如在上海交大2003年评出的世界500所大学排名榜上,中国的大学有18所,已经是日本的一半。不久前看到网上评出“中国最被低估的大学”,包括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偏远地区的学校。从照片上看,这些穷地方的大学,大楼盖得好气派,几乎和发达国家的大学差不多。

  与此相反,印度似乎在塑造末流大学。近年来印度大学虽然也急剧扩张,但政府的主要资源还是放在小学教育上。新建一个大学后就放在那里没人管,经费连维持实验室都不够。教授薪水奇低,有时甚至不得不两三个月后才发薪水。一流人才往往不会去大学教书。即使在顶尖的学校,许多教授也经常临时取消自己的课,跑到外面赚钱。这也难怪,印度精英大学急剧衰落。在上海交大的世界500强大学排名中,印度仅有三所大学排在榜末的位置。

  为什么如此?当然有政府办大学的官僚主义的障碍。不过,同样的官僚主义,中国并不是没有。中印大学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大学钱越来越多,收费越来越高。印度的大学则被戏称为“穷人俱乐部”:学费被冻结了50年,维持在180卢比,也就是4美元多一点的水平,大致相当于不到40元的人民币。即使是印度的穷人,大都也能付得起。另外,印度大学生还享受种种福利。穷人常常是靠进大学才能在生活费用奇高的大城市站住脚。比如,新德里的房租非常高,但尼赫鲁大学学生宿舍的租金一个月大概就相当于8元人民币。此外,大学生坐汽车、火车、飞机等都享受优惠。上大学对穷人来说,是进城的门票和福利。上大学等于拿生活补贴。

  印度各界人士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必须提高学费。但印度的穷人有选票,而且投票积极。只要谁一提出涨学费,老百姓就有反应,结果学费怎么也涨不成。看看印度人写的关于他们大学的文章,无不充满了危机感。他们往往把印度和中国进行比较,觉得印度在大学教育上已经完全不是中国的对手。

  这也是最让我惊异的地方。印度大学要和中国大学拼排名,几乎像和中国拼奥运会一样,早已被远远抛在后面,而且差距可能越来越大。但我们怎么解释McKinsey 的报告?为什么印度这么破落的体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整体上比中国的大学生更适应国际竞争?从哈佛、MIT、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剑桥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到美国国家宇航局、IBM、微软、Intel、Bell这些著名的高科技机构和跨国公司,谁能离得开印度培养的学生?在印度国内,这些大学生抢走了大量美国外包出去的服务业和高科技的工作。根据《华尔街日报》提供的资料,印度的人均GDP仅是中国的一半强些,但印度软件设计师的平均工资达到11000美元,中国则为9000美元,反比印度低一截。这是否表明印度大学比中国的大学在培养相关人才方面更有效?

  我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答案。不过,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印度以少得多的投入,破落得多的学校,低得到了零以下的学费(学费所换来的住房、交通等福利,远远超出了学费的付出),平等得多的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比我们那些老百姓几乎上不起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至少并不差。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在高校烧钱,容忍大学抬高学费呢?我并不主张中国的大学走印度的道路。美国的市场化模式也许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大学体制。但现在中国的大学所走的道路,至少不比印度的好。要知道,印度的几大名校,如印度科学院、印度科技学院等,在国内依然非常有竞争力,甚至有“最优秀的人才进入印度科技学院,二流人才到美国读书”的说法。另外,随着经济的起飞,中产阶级的崛起,许多如Rai大学这样的私立大学蓬勃发展。中印大学的竞争,鹿死谁手还远未成定局。印度的大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发展模式,却映衬出我们的大学泡沫是多么虚浮。
  (作者系旅美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15 08:10:00
大学也需要大楼,但首先是一流的大师,因为大学是大学问学习地方的简称,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16 10:35:00

大学等于大学城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19 19:50:00

we have many big university as regards to population and land, of course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uition fe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2 15:50:00
我们这正在建大学城,建设费又不知道那些倒霉蛋(学生)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9 23:19:00
中日大学对比--震惊


“日前,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学术信息机构美国THOMSONISI学术信息会社,公布了由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被其他研究者所引用的次数排行榜。按各 域来分,东京大学和东北大学分别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方面排名世界第一,而中国的清华大学仅在材料科学方面排第64名。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排名中,东京大学居世界第16位,位居日本国内第一,而中国的大学则没有一所进入前100名排行榜。
据美国THOMSONISI学术信息会社日本事务所介绍,这次的研究机构论文被引用排行榜,与以前的各研究机构论文发表排行榜有著质与量的区别。过去大家比较重视在世界上最具权威的杂志等学术刊物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并以此来进行排榜,量的概念起了主导作用。而此次THOMSONISI学术信息会社对各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数据进行统计,试图从质的角度来对各研究机构进行一次排行,而被统计的论文是从1992年起至2002年的11年间发表的论文。
  在综合排行榜中,世界上共有3291个研究机构进入了排行,其中日本有5所大学进入了前100位,它们是东京大学第16名、京都大学第30名、大阪大学第36名、东北大学第82名、名古屋大学第99名,而私立的庆应大学排名第332位,位居日本国内第14位。
  在化学方面排行中,共有716个研究机构进入排行,其中东京大学排名世界第2,京都大学排名第3,东京工业大学第10、大阪大学第16、东北大学第17位,共有5所大学进入了世界前20名排行。中国的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237名,位居中国国内第一。
  在物理学方面排行中,共有563个研究机构,东京大学位居世界首位,被引用数高达12万6041。东北大学排名第17名,大阪大学排名第29名,京都大学排第30名,东京工业大学排名第58名,日本只有10个研究机构进入了前100名排行榜。中国的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269名,位居中国国内第一。
  在材料科学方面排行中,共有487个研究机构,东北大学排名世界第1,京都大学第8,东京工业大学第12,大阪大学第15,东京大学第19。日本有5所大学进入前20名。中国的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64位,位居中国国内第一,并且是惟一一所进入前100名排行榜的大学。”
看完以上对比,本来我还不以为然,日本人不就会砸有钱么。可我又看到关于日本大学的科研经费的部分:
2003年 科研費ランキング大学別配分総額
位 大学 千円
1 東京大 14,675,200
2 京都大 8,012,770
3 大阪大 5,970,410
4 東北大 5,882,780
5 北海道大 4,043,580

“千円” 指 “千日元” 即 日本科研经费第一的东京大学 一年的经费也只有147亿日元,折人民币不过11亿左右。 而我们中国的老大,清华大学2000年的科研经费即达到7亿。即使从绝对数量上看也与东京大学差距不大。考虑到中日人工和物价的巨大差异(约8倍),似乎不能说日本大学更富有。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有了钱就一定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吗? 中国大学仅仅只是缺钱吗?还缺什么? 日本近年以来,在诺贝尔奖上屡获突破,可以认为已经摆脱了过去重工轻理的科研倾向,从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全面向世界一流发动冲击。而我们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