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9504 9
2010-08-13
申诉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读后感

无意间看到报纸上一个有关“中国梦”的讨论活动,发现一个看起来很土的,瘦里吧唧的女人——龙应台。这个名字不是第一次发现,但这次不一样,因为她和陈丹青站在一起。并且陈向其表示敬意,称她“龙应台先生”。这使我于亿万人民中发现了她。
于是我上网找寻她的痕迹,看到她的这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看完后,我感慨良多。没有激动,只有感动。因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不生气的中国人”,在这土地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已没了激情。看着这个不断地膨胀却骨内败坏的民族,我也只能是偶尔酗酒时愤青一下。无奈,我是其中的一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还是随波逐流当一片漂在河中的叶子?或许作个“大隐”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我更像是个失意的书生,那可不行。
无法想象这篇文章是龙先生(虽然称一名女士为“先生”的情况很少,但我觉得称龙应台真是太合适了)二十年前写的,却仿佛写在当前。虽然是写给台湾人民的,但我看更像是写给整个中华民族的。龙先生让我想起了鲁迅,一个被教科书称为“**斗士”的人,但我没看懂鲁迅大部分的文章,或许他写的的确的好,但在我看的时候像是生了痔疮一样,实在理不出头绪。龙先生写的就不一样了,看似很浅其实很深,因为它清澈见底。这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却触动了民族的经脉,而且异常的深刻入里。
我很沮丧,想我始终没有龙先生那样的笔触可以由浅入里地挖出现象的本原,更别提鲁迅先生那种杂坳难懂的杂文。我更失望的是龙先生二十多年前就看到的问题(鲁迅对劣根性的剖析则更早),我们至今仍未摆脱!
曾经与朋友侃大山,聊中国为什么不能流通枪支(又是个敏感话题)。说如果每个人都有枪,谁都有能力灭对方,那么谁都不会开枪,同样会有和平,谁都不敢欺负谁,还有个前提是大家之前都没惹对方。而现今的中国做不到,因为彼此已纠结的太深,失去了前提。
有句话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听起来很耳熟,不知道算不算红色经典。但中国人的抗压能力绝对是世界第一的(伟大祖国N个世界第一中的一个),压的越久爆发力越强烈,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那将是痛苦的。如果不能摈弃民族的劣根,那么痛苦只是下一个轮回而已。
我所学的专业告诉我一个组织总在不断地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中行进,无论它走向哪里,即使到了悬崖边,它还是在喊万岁;人也是一样,讲究中国人特有的面子,表面上不以为意,其实千疮百空。
而作为我个人,我拽不动历史的车轮,也不愿被车轮碾过。人说“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我只有跟随历史的车轮前行,即使发现轮子上少了个螺丝或者车轴裂了,我也只能是“阿弥陀佛”,双手合十请求佛主保佑:让轮子滚的更远一些吧!
                                                                                                                                                  2010810星期二
(看完龙应台的这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想了很多,好久没有写的欲望了,终于写了一点自我欣赏的烂文。谨以此篇向龙应台先生表示敬意!中间还他妈的断电,还好电脑有记忆功能,没把我的真情流露付诸东流。感谢上苍,阿弥陀佛!)



                                                                                                                                                                    ——在QQ空间里发此篇被封了,属个人原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3 17:44:26
1。中国人之所以不生气,因为个人生气没有用,要其他人也一起生气才有用,而你是否生气要看你对别人是否生气的预期是什么。这个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2。中国人生气之后很可能付出的代价很惨重,没有是么可以保护你。这就是说表达个人信念的成本很高。例子数不胜数。
3。从历史来看,中国生气的次数并不少,而且后果很严重,只要条件成熟。看看多少次的起义、革命就知道了,西方的历史难见起义的实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3 20:48:26
因为个人生气没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5 11:34:19
呵呵,有底气自然就能生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8 10:09:17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8 11:42:49
学习了!中国传媒大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