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就曾在某政府部门看到,官员们在会议室里长时间开会商讨富士康项目具体事宜,外面一位按约前来办事的企业人员苦等两小时还未等到会议开完。“富士康的事情已经不是简单的招商,而是政治责任,从上到下,郑州市各局办各区县全部都是一把手亲自抓,到处亮绿灯。”郑州某开发区官员强调。
绿灯无处不在。卢展工也在内部发言中,表扬了郑州海关为了项目落地,积极请求国家海关总署给予特殊政策支持等做法。
新华社引述郑州市政府一位官员的表态称,为把富士康引进来,郑州市愿在土地供应、保障、税收、用工服务等各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利益让步”。
据记者了解,富士康工业园区所在位置,郑州正在向中央申报综合保税区。获批之后,这里和出口加工区类似,在货物流入等环节免税或者退税,并在货物的进出和外汇等方面,享受诸多便利,对富士康这样的出口加工企业,极为有利。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也获得了绝大部分企业无法企及的长年减免时限。此外,企业还可以在人员招聘、交通运输等方面,获得省市两级政府各种名目的财政补贴。
比如,因为内迁之后会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河南专门为出口加工区的企业提供了财政补贴。省里的政策是出口1美元补贴1角人民币,市里也有奖励,是出口1美元补贴1、2、4角不等,富士康便是属于其中4角钱的。
土地方面,郑州给出了10平方公里的超大地盘。有郑州市官员透露,这个大体量的土地计划,正是吸引富士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土地指标如何落实,将以什么方式提供给富士康使用,双方尚未公布。不过,如此大力度的项目供地,已在当地激起反对声音。
8月16日,河南省委统战网上发布的一则党外人士参政建言已经开始呼吁,谨防富士康们搬迁造成郑州有限的耕地被挤占。
迟疑的富士康
在谈判中,拥有主动权的富士康,对具体的项目投资,绝不轻易松口。
不过,绿灯大开并没有换来地方政府所希望的富士康慷慨撒钱。据记者了解,反而是在谈判中,拥有主动权的富士康,对具体的项目投资,绝不轻易松口。
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例,据张旭升介绍,最初河南省方面参照了富士康在其他地区的投资情况之后,把富士康所能涉及的所有领域都纳入合作范畴,希望全面拥抱。而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富士康方面则是努力地不断把这个范畴缩小,这个协议在讨论中反复修改了八九稿。
当地亦有接近谈判的官员透露,双方在土地等问题上的商谈仍在持续,郭台铭对河南方面所作的让步并不满意,因而态度迟疑。
基于富士康这种多方争抢的阵势,富士康在河南的这些项目,未来能发展到什么规模,当地官员看来,心里也没底。
工商资料显示,目前富士康在郑州投资的两个公司,实缴资本还都是0。
另外,早些年富士康在一些内地城市的投资,实际运行几年下来,许多都未达到最初的规划规模。
直到现在,富士康工业园所在的航空港区管委会网站上,仍是用“重大项目”几个字,来暗示富士康项目。郑州市政府一位官员解释说,“如果草率披露出去,富士康反悔的话,我们岂不尴尬?”
(实习生杨鹏、张利安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4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