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Lucas (2004)这篇文章了,有很多人推荐,不过看起来确实头痛。下面转隔壁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两位网友在2003年左右所做的讨论,希望能引起大家进一步探讨的兴趣。
p.s. 有网友认真读过,并且做过笔记的话,是否可以传上来,大家学习学习?技术细节多多益善。
p.s. 2 这篇文章网上居然连notes都找不到......
“
chains:
有谁看过Lucas的这两篇文章,大家跟贴探讨一下:
Lucas,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http://papers.nber.org/papers/r1176.pdf)
Lucas, 2002, 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
http://home.uchicago.edu/~sogrodow/homepage/life_earnings.pdf)
wingfly:
我正在看第一篇。觉得文章读起来很有味,是讲座的形式,就如同lucas 给我们上课一样。有不严谨的地方,第2个模型的动态分析中她conjecture z1 z2会收敛到平衡路径,但这好像是一个indetermine的情况,Xie(1994)有分析,也可见barro的经济增长中4障的附录中的证明,也可见经济学动态中2001年邹恒甫、龚六堂和张宴的文章,不过我都没仔细看。
文中所说的以城市为例的、关于的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分析有没有什么进展啊?指从1988到今天。我认为这个是seminal,文章的模型比较简单,lucas 的思维过程更enlightening.
第二个模型中的关于real wage rate 的分析比较简略,不如它在4部分开头的地方对n ne分析的那么透彻。而且她开头提到的是每小时的工资、每个人的工资,而实际上它在分析real wage rate是根本就没有用以上的概念,就是在生产函数中对劳动力求偏导。这好比头重脚轻,或者说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斯大林的做法)。
chains:
Lucas,1988的文章还是以前读过。现在可能有些细节不是很清楚,不过当时读的时候我是感觉Fig.1并不是很明了。虽然Lucas想说明经济始终会收敛到均衡路径上,但是我感觉他的表述方式并不直接。wingfly兄虽然说这种收敛并不确定,但是实际上经济中仅仅只有一种均衡路径,收不收敛也只有这么一条均衡路径。
如果跳开具体的模型,Lucas88年这篇文章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或者直接说是外部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个人认为Lucas写的最精彩的部分实际上是第六节,虽然没有模型,但是Lucas的洞见之深,可见一斑。而Lucas所说的城市形成的原理和他前面所说的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如出一辙。
Lucas这一篇文章实际上在新增长理论中走的是人力资本的路子。不过遗憾的是,好像后面并没有很多人沿着这一条路研究下去(据我所掌握的文献),而是把人力资本的概念用于家庭的生育选择、社会保障、税收等等方面,直接关注人力资本和增长的文章并不多。
如果你接着看他的第二篇文章,你就会发现Lucas对于人力资本给与了相当的关注。农民为什么要到城里来?他们想追求更高的收入。怎样才能有更高的收入?必须要有比较高的人力资本。农民即使是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也不返乡,为什么?因为他们要在城里积累人力资本。为什么不能在农村积累?因为在城市里有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是乡村所没有的。这样一来,Lucas就以他的方式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人口流动以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出现的大面积的失业问题。
如果你有兴趣,你还可以看一看Lucas的另一篇文章Industrial Revolution:Past and Future。在这篇文章里,Lucas又跟人力资本干上了。他还是用人力资本积累来说明工业革命和人口转变,挺有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