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至少有三四十万座古墓被盗,被盗、毁文物多达数百万件,即便是一些体积庞大的地上文物也未能幸免,其中包括著名的龙门石窟唐代立佛、甘肃11层高的宋代石塔;1991至2000年,全国海关共查获走私文物10万余件,其中仅深圳海关就查扣走私文物近3万件,而这仅仅是在海关对于出境货物5%的抽查中发现的。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的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即达100余万件,精品达几十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显示:在47个国家的20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而民间所藏中国文物更是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
    历史遗痛
    造成我国文物大规模流失的主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是战乱中的劫夺与流散,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则是盗掘与走私。
    建国前百余年的文物流失,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战争中军队的野蛮掠夺和毁坏。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在北京的劫掠。在这两场浩劫中,荟萃中国文物精华的北京被洗劫一空,不仅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博物馆——圆明园被毁,而且从皇宫禁苑、官署部衙,到王公府第、民居商宅,也都遭到地毯式的洗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又如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不仅公然将中国沦陷区的大量馆藏文物运回日本,而且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非法进行长时间有计划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并把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全部运回日本。除了外国侵略军的疯狂劫掠外,还有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盗窃毁散。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监守自盗,将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绝大部分流失海外。1928年,清东陵乾陵和慈禧太后陵被军阀孙殿英率部野蛮盗掘,墓中珍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被孙殿英用于购买军火而散失异域他乡。
    二是文化盗贼趁战乱造成中国社会长期失序之机明盗暗偷、巧取豪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探险家趁中国边疆危机,潜入中亚和中国西北地区,借科学考察之名,行盗窃文物之实,造成了中国文物的大量流失。又如殷墟出土的数十万片甲骨,先是被当作药材贩卖,后又被各国文化机构以各种名目搜掠,流失海外12国,共近30000片,其中仅日本所藏即达12443片。再如湖南长沙的职业盗墓者,绰号“土夫”或“土夫子”,与当政者和古董商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五六人为一组,结成团伙,划分盗掘范围,肆意侵盗古墓,“其破坏之甚,实令人发指”(商承祚《长沙发掘小记》)。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洛阳盗墓运动,更是震动世界,时论称:洛阳“近有不逞之徒,专以盗墓为事,昏夜聚集,列炬持械,任意发掘,冀获微利,不唯残及白骨,亦且影响治安。近更变本加厉,益肆披猖,入土新柩,亦遭盗发,抛露棺椁,残毁尸骸,倘系贫户茔葬,白骨尸身,辄扬洒墓外,以泄盗掘者徒劳无获之恨……”(《中央日报》1935年12月14日)。
    当代盗掘狂潮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物走私,则成为我国文物大量流失的最重要原因。“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能成万元户”,这是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份的一句顺口溜。当时这些地区群众性盗墓活动十分猖獗,盗挖古墓均在光天化日下进行。有些盗墓贼甚至使用炸药炸开古墓,盗取陪葬品。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后排村的汉高祖刘邦长陵的陪葬墓即曾遭此劫难。山西省芮城县古魏镇坑头村一村民曾用自制炸药炸开一个深达8米的锥形大洞,企图盗掘一个两周时期的古墓葬。芮城警方还曾抓获8名专门用土炸药盗挖古墓的嫌犯。
    除了盗掘之外,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建设工程的纷纷上马,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地下文物的进一步流失。大量的工程建设出土文物因未能得到及时保护而遭到毁坏、哄抢、盗取。比如三峡工程库区淹没及迁建区共确定文物点1282处,但真正得到有效抢救发掘的仅占20%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库区盗掘古遗址、古墓葬和贩卖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极其猖獗,盗掘者甚至公然与考古队争夺挖掘文物。奉节上关A级国家古遗址,考古队还没进入,已遭多批盗掘者洗劫。2003年8月,一批盗墓者甚至打着某大学考古队的旗号,大摇大摆进入万州武陵进行“科学考察”,一夜盗走大批文物。近年来,全国公安、海关查获了大量从三峡库区流散出来的文物。仅在1996年至1997年两年间,三峡库区公安机关就截获走私三峡文物265件,其中上等级文物21件。巫山县江东嘴战国秦汉墓地内一座举世罕见的汉代青铜灯树,于1997年被发掘,次年3月即以250万美元的价格在美国被拍卖。据介绍,三峡库区文物贩子将文物非法出土后,一般都是先运输到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和甘肃这几个内陆文物集散地,再从这些地方通过铁路运往广州、深圳、福建等地,最后经过海路和航空货运抵达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然后流向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
    盗墓活动的猖獗与文物走私和倒卖的嚣张是互为因果、紧密联系的。这些盗取而来的文物,只有通过走私、非法交易等流动,才能兑现其市场价值;而市场价值的兑现,又会反过来大大激发盗墓逐利的冲动。
    对中国文物走私和倒卖的猖狂,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曾用“失控”二字来概括:“中国文物的流失,已经形成国际化‘一条龙’经营。从盗掘到走私,直至出现在国外交易市场,常常几天之内就可以完成。”
法律教育网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 ... 51015157002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