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911 2
2006-05-09

建立简单经济模型,证明由于消费者面临产品质量的不完全信息,而只能根据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商品的“平均”质量时,信息的不完全将导致社会的均衡产量水平低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最优产量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9 20:56:00

由于信息不完全,消费者只能根据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商品的“平均”质量。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厂家在相同质量下,存在增加价格的激励(这预示着“质量”保证),因此该厂商供给曲线比实际的供给曲线上移。这样市场的供给曲线上移,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9 21:44:00

1、逆向选择的问题

所谓的逆向选择是指供需变化出现异常时的现象。对于市场机制来说意味着低效率,市场失灵。

注意这里引起的低效率是不完全信息引起的。

在这里我们引进了价格——质量曲线,其特点有两个:(1)平均质量对价格的导数是递减的,即增加单位价格所引起的平均质量增加量是递减的。(2)在价格为大于0的某个值时平均质量就已经为零。

由以上2点我们就得到价值的定义:每单位价格上的质量,它随着价格的增加是先递增后递减的。在这里我们加设在P0上达到最大值。(在这里我们就跟题设中对应起来了:用价格来判断平均质量)

2、从消费者角度考虑的:需求曲线

消费者追求的实价值最大化(不是质量),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在价格低于P0的时候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增加是递增的,在价格大于P0的时候需求量随着价格的增加是减少的。因此需求曲线的自然就成了向后弯曲的形状了。这个便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需求曲线。

3、从生产者角度考虑的:供给曲线

对于供给曲线我们假定的是不完全信息出现在消费者一方,所以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

那么好了,现在我们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1)当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位于P=P0直线的上方时,价格的变化会自身调整供需量直至均衡状态,市场是具有效率的。

(2)问题就出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位于P=P0直线的下方时,供需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我们假设两曲线相交于(P1,Q1),那么我们容易想到,只要生价格提高产量会增加,而且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高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只要在小于P0的范围内提高价格,那么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会越来越大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这样社会的边际利益就高于了社会边际成本,从社会观点来说就是消费者在产品质量上的信息不完全导致了生产过低的结果。使得社会不能够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

解答完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