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一、市场价格是由农产品的供求决定的,与农户经营规模没有直接关系,单个农户,无论经营规模多大,也无法支配市场价格;但农户在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却是事实;理性的农户却不一定减少生产的投入,因为生产的投入减少会导致收益的减少,理性的农户会改变投资决策,将生产投入投向所能预期的生产项目上,减少因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二、农户对市场信息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户生产决策、投资决策决不是盲目的跟风,农户在面对竞争的农产品市场时,他的行为是很谨慎的,决定多大的经营规模是和农户本身对市场风险和市场价格的预期直接相关的,农户家庭的有限资源配置时是有效的,在安全和利润之间,中国农户理性的思考首先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安全。
三、要解决农业专业化分工,可能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新型农户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依靠经济合作组织将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连接起来,让农户得到农产品生产的规模效益,一个大的组织抵抗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楼主的观点有独到之处,请问楼主、版主农户市场行为动机和内涵包括那些特征?
希望各位饱学之士不吝赐教,和大家多探讨,谢谢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