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质疑中国博士水平的人,是否了解中国的学位的历史? 中国的学位制度才几年啊,我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现在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虽然仍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改革与发展应该说是很明显的。不少大学不是又在酝酿研究生的改革吗?我倒非常佩服考博或正在上博的人们,是他们不畏辛劳,沿袭着中国农民的吃苦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没有他们,中国的博士事业何以发展和昌盛?
有人动不动就翻陈帐,拿出身来决定学生的好坏,中国大学里的荣誉就一定有价值吗?就可以作为以后安享清福的资本吗?多少名牌大学里的天之骄子因为工作好找,生活安逸,就没有了考博的想法,不再有人耐寂寞的耐心,他们有不读博的自由,但是阴差阳错没能读到一流大学的学生就不能选择考博吗?事实上,古人已有仲永之伤感,今人却有华罗庚之自学成材。动态的观点,方是激励之正道。一次的高考,不应该决定终身之命运。
按一楼之观点,应该禁止农民考大学,禁止农民考博士,好像你家与农民有什么怨恨,我不知道别的地方农民是否没见过世面, 我只知道我们小小的村子里的农民里有一个部级干部,一个处级干部,大学生有几个,不知道见过世面的那位作者周围的人都是在中南海工作的。
我佩服为了自己的老婆的工作而考博的人,我敢肯定这种人一定是负责任的人,一个连自己的家庭都不顾的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君子爱财,取之友道,只要他采用正当的,为社会所鼓励的方式取得,就值得我们去尊重!这也说明社会对博士的需要,这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是理应得到社会尊重的。我记得有文章说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最初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对蹭亮的皮鞋的向往,难道也是错吗?
英雄不问出身,贡献自有公论!承载着巨大的学业、生活和中国特有的经济压力的博士们,一路走好,出身绝挡不住您们坚定的前进的脚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3 22:40:4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