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虽小,弹丸之地却藏龙卧虎。
香港是世界上超级富豪聚集密度最大的地方。
要问香港有多少超级富豪?扳起指头够你数一气的。李嘉诚、包玉刚、
李兆基、霍英东、郑裕彤、邵逸夫、胡应湘⋯⋯这些金光闪闪的大名在香港,
乃至在华人世界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谓掷地有声,如雷贯耳。
他们的创业传奇广为流传。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经常出现在大
众传媒上,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这些商界英雄是香港的骄做,也是人们崇
拜的偶像。他们比那些演艺明星还要惹人注目,更加广为人知。
而这个人,他是谁呢?
六七十年代他崛起于马来西亚,成为亚洲糖王,或许也是世界糖王。在
其糖业鼎盛时期,他控制了国际市场上每年食糖贸易总量的1/10。
70 年代中期他大举进军香港,同时环绕着太平洋建立起他庞大的“香格
里拉”酒店王国。
80 年代他进军电视业,成为香港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
90 年代他又购得了《南华早报》的控股权,通过报纸和电视,他几乎掌
握了香港人每日的喜怒哀乐。
近年来他大举投资内地,投资总数达50 亿美元之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就是坐落在北京市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它被认为是北京现代建筑的代
表。
在最近的一次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他排名第三,仅次于李嘉诚和李
兆基。
在1995 年美国最权威的财经杂志《福布斯》的全球最富华人排行榜上,
他名列第八。
而有人认为这种估计还是保守了一些,他的财力其实可以和李嘉诚一比
高低。
然而,他究竟是谁呢?
香港人只知道他叫郭鹤年,而对于其他进一步的情况,则一无所知。
而专业经济人士对郭鹤年的了解,也仅仅限于上述这些。
虽然近年来郭氏企业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使人们明显地感觉
到他的存在,但当人们碰到郭鹤年的名字时,头脑中仍然一片茫然。
他的模样?报章上绝少刊出他的照片,他的身影几乎从不在电视上出
现。
他的经历?
他的家庭?
他是如何发家的?
他的发达秘笈?
关于这些,在传媒上几乎找不到任何报道,即使有,也只是零星半点,
记者想采访他,简直比登天还难。他亦极少在公开的社交场合露面。
相对于人们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香港富豪所展现的传奇色彩来说,郭
鹤年给人们更多的是神秘感,因此,他得了一个“神秘富豪”的雅号。
郭鹤年给人的印象就像007 影片中那位M 先生一样,始终在幕后操纵着
一切, 却从不肯显身。郭鹤年, 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