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530 3
2010-08-21
用上这个词,意味很亲近,很密切,很熟悉,很知心。其实,未必尽然。人与人的距离,称得上零接触的,莫过于挤公共汽车。十多平方米的面积,得挤进几十上百人,人与人之间,不仅没有距离,连插足之地也没有。上班族挤了几十年的公共汽车,对那些挤过他的人,有多了解,有多熟悉呢?零距离接触之后,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那是短暂接触,长期接触,就不一样。”有人这么说。长期接触的,莫过于城里人同居一个楼道。高层建筑几十户,低层建筑十来户,虽然不是零距离接触,但楼上楼下,只隔一层楼板,左邻右舍,只隔一层水泥墙,距离也不过几十厘米。一住好多年,别说相互密切、知心,恐怕连姓名都叫不出。挤公共汽车的,相邻而居的,平日里情淡如水。只有接触之时,闹出了矛盾,吵得脸红脖子粗,甚至大打出手,才能记住对方。那叫不打不相识,并非是零距离接触才相识。人与人的距离,不是用尺来度量的,更不是用数字来计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22 09:52:40
楼主借“零距离接触”一词进行了引申,映射了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交往的贫乏以及相互之间缺乏尊重的现实。这在城市中是常见的,我想若是在乡村,村民之间都彼此熟悉,沟通比较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纯朴了很多,我想也许是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环境更复杂,人们对利益的更加重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2 11:25:55
其实生活了一辈子的夫妻之间哪?你能说一句:我非常了解吗?这也是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2 16:21:30
纯粹的零距离接触是没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