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真正的经济类管理类百优论文
★
小木虫(金币+1):奖励一下,鼓励发有价值的话题
最近看了新评出的百优以及提名奖
结合目前网络上讨论的,个人认为
经济类应该是 欧阳志刚 才国伟 吕冰洋
管理类应该是 罗党论
为了论证该问题,我把这些获得者及提名奖的论文通过GOOGLE学术搜索了一下(当然,可能会有偏差)。很是不解的是,经济类,才国伟、吕冰洋连个提名奖都没有,真不知现在这些是怎么评出来的。
张宇
1、行业特征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
蒋殿春, 张宇 - 世界经济, 2006 - cqvip.com
2、经济转型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蒋殿春, 张宇 - 经济研究, 2008 - cqvip.com
3、FDI 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门槛效应——基于DEA 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张宇, 蒋殿春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 cqvip.com
4、FDI, 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张宇, 蒋殿春 - 财经研究, 2008 - cqvip.com
5、国际贸易消减国际冲突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以亚洲国家为例
庄宗明, 蔡洁 - 世界经济, 2008 - cqvip.com
6、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能消减国际冲突吗?
庄宗明, 蔡洁 -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 cqvip.com
蔡洁
1、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构筑
蒙英华, 蔡洁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2、从合作博弈角度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蔡洁, 宋英杰 - 当代财经, 2007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3、基于制度差异视角的贸易摩擦分析
蔡洁 - 经济经纬, 2007 - cqvip.com
4、贸易自由化福利收益模型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选择
蔡洁, 蒙英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张卫国
1、语言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第1期,CSSCI集刊,二作。
2、语言经济学研究存在三个主要维度,《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年11月24日,独著。
3、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144-154页,CSSCI,独著
4、经济理论、数学运用与经济学语言,《经济评论》,2008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8年5月13日)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5、语言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7期,
6、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及其比较,《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7、中国东西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比较,《制度经济学研究》,
8、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研讨会会议综述,《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8期,
崔小勇
政府公共开支与私人消费
龚六堂, 崔小勇 - crpe.cn
刘程
1、论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中国的影响
李平, 王学真, 刘程 - 财经问题研究, 2003 - cqvip.com
2、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转轨
刘程, 涂红 - 学习与探索, 2009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3、中国与国际证券市场间的风险传导模式——基于方差因果性研究的新证据
刘程, 陈思翀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 cqvip.com
4、金融危机, 国际贸易与资本市场调整趋势——全球与中国
佟家栋, 刘程 - 国际贸易论坛, 2009 - cqvip.com
5、从固定汇率锚退出后的货币政策框架选择
刘程, 涂红 - 中国货币市场, 2009 - cqvip.com
汪冲
1、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中的制度缺陷——对中央转移支付制度作用与事权体制调整的思考
2、张丽华, 汪冲, 张吕 - 财政研究, 2008 - cqvip.com
3、专项转移支付漏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汪冲 - 财经研究, 2007 - cqvip.com
基于风险计量指标的投资组合决策模型
王腊芳
1、王腊芳, 胡宗义, 杨国安, 罗娟 - 运筹与管理, 2005 - cqvip.com
基于动态CGE 的铁矿砂价格冲击经济效应研究
2、王腊芳, 何益得 - 经济数学, 2009 - cqvip.com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趋势的经济效应分析
3、王腊芳, 赖明勇, 张葆君 -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 cqvip.com
基于BuhImann-Straub 信度模型的投资组合的VaR 测量
杨国安, 胡宗义, 王腊芳 - 统计与决策, 2006 - cqvip.com
4、中澳铁矿砂价格谈判对中国各产业的影响
王腊芳, 赖明勇 - 国际经贸探索, 2008 - cqvip.com
张怀清
论中央银行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的关系
张怀清 - 南方金融, 2007 - cqvip.com
2、商业银行铸币税研究
张怀清 - 金融发展研究, 2008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巫强
1、巫强、刘志彪, 2009, 中国沿海地区出口奇迹的发生机制分析, 经济研究 2009年06期
2、巫强, 2009, 为出口而进口:非对称战略的背景、内在机制和外在冲突, 南大商学评论 14
3、于涛、巫强、康艳红, 2008, FDI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经济地理 4
4、巫强, 2007, 技术性贸易措施下出口企业被动创新效应,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0
5、巫强 刘志彪, 2007, 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管理世界 2
5、巫强, 2006, 长三角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兼评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粗放论”, 现代经济探讨 12
7、巫强, 2006,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式探析, 对外经贸实务 8
王义中
1、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路径选择 金雪军, 王义中 - 金融研究, 2006
论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 陈志昂, 王义中 - 管理世界
2、外商直接投资, 实际汇率升值与政策选择——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王义中, 金雪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中国净国外资产: 测算, 分析与政策内涵 王义中, 金雪军, 陈志昂 - 统计研究, 2006
4、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 失调, 波动与调整 金雪军, 王义中 - 经济研究
5、人民币内外均衡汇率: 1982~ 2010 年 王义中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6、中国经济波动的外部因素: 1992-2008 王义中, 金雪军 - 统计研究, 2009
欧阳志刚
1、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 王少平, 欧阳志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2、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王少平, 欧阳志刚 - 经济研究 2007
3、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与产出的非对称反应 欧阳志刚, 王世杰 - 经济研究
4、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研究 欧阳志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5、农民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的综列协整分析 欧阳志刚 - 世界经济, 2007
6、我国经济周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机制转移的阈值协整研究 欧阳志刚, 韩士专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7、协整平滑转移回归中的线性检验——基于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的扩展 欧阳志刚 - 统计研究, 2010
8、我国利率的非线性动态调节及其货币政策效果 欧阳志刚 - 统计研究
9、非线性误差校正模型中的阈值协整检验——基于阈值协整向量未知的扩展 欧阳志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才国伟
1、对“两个大局” 战略思想的经济学解释
才国伟, 舒元 - 经济研究, 2008 - cqvip.com
2、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
王曦, 才国伟 - 经济研究, 2007 - cnki.com.cn
3、我国省际技术进步及其空间扩散分析
舒元, 才国伟 - 经济研究, 2007 - cqvip.com
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措施: 机理与次序
王曦, 才国伟 - 国际金融研究, 2006 - cqvip.com
5、市场潜力的边界效应与内外部市场一体化
赵永亮, 才国伟 - 经济研究, 2009 - cqvip.com
6、FDI 促进国内投资的最优规模—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证
钱金保, 才国伟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 cqvip.com
7、产权安排, 社会负担, 技术进步与内生国有经济比率
才国伟, 王曦 - 统计研究, 2005 - cqvip.com
8、我国资本的配置效率: 一种新的测算方法
才国伟, 舒元 - 经济科学, 2009 - cqvip.com
9、我国资本配置中的趋同与效率: 1952—2007
才国伟, 钱金保,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9 - cqvip.com
10、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投资导向研究
才国伟, 王曦, 舒元 - 南方经济, 2007 - cqvip.com
11、不同教育融资体制下的人力资本积累
舒元, 才国伟 - 统计研究, 2007 - cqvip.com
12、我国对外贸易与世界技术扩散
才国伟, 舒元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 cqvip.com
吕冰洋
1、2010,《中国生产率争论》(第二作者),《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2、2010,《质疑区域生产率测算》(第二作者),《中国软科学》第3期
3、2009,《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4、2009,《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和财政影响》,《经济研究》第6期
5、2009,《收益递增与中国工业经济资本积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
6、2009,《我国税收负担的走势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财贸经济》第3期
7、2008,《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
8、2008,《要素积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转轨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科学》第1期
9、2007,《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第二作者),《经济研究》第11期
11、2007,《资本流动、资本供给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第二作者),《中国软科学》第12期
12、2007,《财政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第二作者),《财贸经济》第10期
13、2007,《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财贸经济》第3期
14、2007,《市场拥挤、财政支出与税后资本平均产出关系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7期
15、2006,《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和省际差别》,《世界经济》第10期
16、2006,《财政支出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时滞分析》(第二作者),《财贸经济》第10期
17、2006,《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第三作者),《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
18、2006:《解决市场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第二作者),《财政研究》第3期
19、2006,《中国资本有效税收负担分析》(第四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20、2005,《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实证分析》(第二作者),《财贸经济》第6期
21、2005,《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趋势与地区差异》(第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22、2005,《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