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364 7
2010-08-23
北大教授 郑也夫:呼唤人的尊严

  
题记:2009年11月12日下午,智怀、王少农冒雪来到北京大学采访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那天燕园雪景迷人,但是听着郑也夫先生说话,我们忘记了看雪景。郑也夫先生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位好老师,在思想上不容我们闪躲,这又是一次真实的交谈,我们对郑也夫先生表示感谢。

  ------<中国人的信仰>,团结出版社.

  
智怀:郑老师,您是一位“有思想洁癖的人”,您说过“在功利滔滔的国家中,信仰已成稀缺。寺庙已经高度世俗化了。”您又说:“我是一个活得很高兴的悲观主义者。”今天的机会很难得,我们想听您谈一谈信仰。
  
郑也夫:你问这个问题出乎我意料,现在还有人谈信仰。这是一个高度世俗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首当其冲。我们生活在世俗社会,所以普遍的中国人不信教,或假信教,拜佛,烧香,哪是信教,连纪晓岚都嘲笑,说那些人把佛当贪官了,你给我小好处,我给你大好处,这是侮辱佛。中国古代也基本上是世俗社会,现在更是世俗得一塌糊涂,所以我不敢谈信仰,信仰高不可攀。
  
智怀:但我认为您是一位有信仰、有良知的学者。
  
郑也夫:谢谢您。那是您的理解。老实说,扪心自问,我不觉得我有信仰,但我也不觉得我跟很多人一样,我还有一点信念,我不觉得那是信仰。比如我觉得一个人想把自己选择的工作做好,我不觉得这是信仰。如果说这就是信仰,我觉得是把信仰矮化了。但这样的念头我有,比如说一个人要是教书,就把书教好,但我认为哪怕这样的念头多数国人已经没有了。好比你要是喜欢写文章,就把文章写好了。但我仍然不认为这些追求可以叫信仰。我没有信仰,我只有一些执着、顽固的念头。我只有这点东西。
  
王少农:郑老师您对信仰的这种看法表面上有距离感,其实也是您对信仰的不苟且。您不随便谈信仰,说明您真有信仰。
  郑也夫:那是你的看法。
  智怀:您肯定有自己坚持的东西。
  郑也夫:谁都有自己坚持的东西,做鞋的把鞋做好,这叫信仰吗?
  智怀:这是基本品质。从浅层次讲,也叫信仰。
  王少农:郑老师您是很多学生与年轻朋友都尊敬的社会学家,我希望您谈一谈“人”的概念,什么叫人?
  郑也夫:人的定义非常难下。人是一种动物,人先别把自己神化了,人身上有动物性。谁不把自己身上的动物性解决谁也不踏实。自己得先承认自己身上有巨大的动物性,和别的动物还不一样。后来人的智能打开后,人就成了具有可能性的动物。别的动物的可能性不大。什么叫“可能性不大”?比如你是个狮子,一岁、两岁、三岁会怎么样,老了会怎么样?几乎都是注定的。但人具有可能性,一个人一岁、两岁、三岁的时候能看出什么样子吗?看不出。比如一个青年(指智怀)一边工作,一边还要写诗,还要写一本谈信仰的书,这些在小时候都看不出来,这就是我说的可能性。
  王少农:这种可能性是社会赋予我们的呢?还是人赋予社会可能性?
  郑也夫:这种可能性说到根本,已经不是社会赋予我们的,应该说是天赋。天赋的前提是我们具有可塑造性,人有潜在的可塑造性,乃至有人有信仰、有人没有信仰。我认为所谓人,首先要承认人有动物性,要说人没有动物性,那是胡扯。
   
智怀:那肯定是有的。
   
郑也夫:作为人,还具有可能性,但也不会可能到不具有动物性,假装是神,那是胡扯。
  
智怀:成了“超人”。您觉得在当下,对我们人类有什么期望或者寄托?
  
郑也夫:对人类有什么期望?不敢谈。
  
王少农:刚才您接受了央视的采访,谈到了约束的问题,法律约束那些应该被约束的人,目前的社会需要一种约束。
  
郑也夫:你们要让我谈期待,人到了不敢期待的时候就不能照着期待谈了。
  
智怀:那么请您谈,在期待之外是什么状态?
  
郑也夫:我有什么权利期待?我做了什么?我争取过什么?我博弈过什么?
  
王少农:关于人,您说到了动物性与可能性,除此以外您可能还有其他的归纳。民族性的缺失,或说丧失,是否就是动物性多了一点?
  
郑也夫:尊严在很多人心里没有位置。哪怕是地位很高的人,为了升迁,他也不会考虑尊严。
  
王少农:人的尊严。郑也夫:没尊严,没底线。
  
智怀:您的一系列著作都是在呼唤一种尊严。
  
王少农:良知。
  
智怀:社会上很需要这个。
  
郑也夫:我并不期待有什么改变,这么多年我不吐不快。
  
智怀:您一直这么做下去,我想对我们的民族性是有益的。
  
王少农:客观讲,是塑造民族性的一个工作。
  
郑也夫:有的事很难说,靠着这样的民族性我们活了五千年。这不是能忍耐的伟大功效吗?有时我们看到,不要尊严的人比要尊严的人还合适,这叫人怎么说呀。不要尊严的社会有不要尊严的活法,玩法,游戏规则。我们不是一个人不要尊严,而是大批人不要尊严,导致出现不要尊严的玩法,这就让要尊严的人很难办。
  
王少农:您觉得要塑造中国人的尊严,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提供哪些营养?如果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足以提供营养、动力,有没有其他途径?难道让我们丧失民族性的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吗?我感觉这是说不通的。
  
郑也夫:从很早起,上古的特征消失了,再往后走,就是巨大的忍让性占据主流。上古是很要尊严的,再后满族一彪人马把汉人打得落花流水,不可思议,怎么就这么轻易就把汉人给拾掇了?随便把江山让出去。当时的知识分子与做官的大多是软骨头,极好拾掇,无论胡萝卜还是大棒,哪样都好使。
  
智怀:那您认为什么是民族性?
  
郑也夫:民族太大了,盲人摸象,闹不清。
  
王少农:其实刚才郑老师谈到的人的尊严就是民族性。
  
郑也夫:我们没有汉唐的民族性。
  
王少农:您比较倾向,或者说亲近,或者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哪一部份?比较符合您个性?
  
郑也夫:其实先秦的东西看哪家都不像现在这样,儒家、法家都挺生猛。
  
王少农:您说到法家,刚才您对央视的朋友也谈到了法治。法家对我们国家的塑造是有作用的。
  
郑也夫:我不谈做人,不谈功利,就谈审美,先秦各家都有一种精神。
  
王少农:走在北京街道上,大家都很忙碌,也有目标,但似乎就缺那么点东西。
  
郑也夫:都是忙于蝇头小利,见小利忘命。
  
智怀:这正反映出我们信仰建设的紧迫和重要。
  
郑也夫:你可以这么说。但我还是说,信仰高不可攀。
  
智怀:确实“高不可攀”,正因为他高不可攀,所以我们才向往。
  
王少农:我们离真正的信仰还有一段距离,而我们又不能不去追求,不去喜欢,不要信仰。从本性上讲,信仰对我们做人是有好处的。这就是您刚才说的人的尊严。
  
郑也夫:你这是一厢情愿。
  
王少农:但是我们能做的工作只能这样,总比不去做好。
  
郑也夫:如果一个人看不起你,就不必跟他说。没缘份就不要说了。没有意义。
  
智怀:无缘。
  
王少农:但我们的工作并非只针对自己人,而是面向天下人传播信仰。
  
郑也夫:现在嚷嚷这个,你觉得能影响社会吗?
  
王少农:凡事当顺势而为。我感觉您是一位科学工作者,理性,务实。但不等于说您没有精神上的追求,刚好相反,您不愿意接触的那部分可能是您最隐秘的那部分,最宝贵的那部分。您的著作其实传达的还不是知识,而是传达了一种精神劲。
  
郑也夫:你说的有道理。就拿先秦人来说吧,有气魄,不萎缩。对学生我也谈做人,就拿你刚才说的,“精神劲”。不能惟利是图。
  
王少农:能不能简单介绍您最近要出的书?
  
郑也夫:有一本叫《神似祖先》。
  
王少农:相似的似?
  
郑也夫:相似的似。
  
王少农:什么意思?
  
郑也夫:就是说精神要像祖先。
  
王少农:哦,真好!“神似祖先”这个词是您提出来的,有一位王静心先生也提倡过“神传文化”。您说的“神似祖先”有中性意味,但也传递了肯定祖先的信息,否则就没必要去“似”了。
  
郑也夫:我是指身体与行为,不是说文化。
  
王少农:行为就是文化。
  
郑也夫:行为不一定是文化,动物也有行为。
  
王少农:目前中国人种是否还有你说的动物性?
  
郑也夫:有。人要想告别这种动物性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说要神似祖先。
  
王少农:恢复动物本性,野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23 11:54:07
郑也夫:我们的祖先被迫过半饥半饱的生活,今天我们要有意地过半饥半饱的生活,这样最健康,有益身心。    智怀:您这是以动物的生存生活方式教化人。
  王少农:非常好,非常好。今天就到这里吧,谢谢郑老师。
  智怀:谢谢郑老师指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3 12:32:29
谈的什么????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3 20:20:17
很明白啊,有品味文人的堕落是野性的呼唤。国际象棋里小兵冲到底线就可以随便变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4 01:03:17
郑也夫真是个狂野匹夫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9 20:49:46
hopesun ----感谢您的关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