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3558 7
2006-05-11
<P>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组来自上海市银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全部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余额由2005年年初的79亿元,下跌到11月份的50亿元。一位知情人士表示,2006年上海的车贷余额还在继续缩水,目前只剩40多亿元。另据悉,如今各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死账率普遍超过10%,且还在不断上升。</P>
<P>在国外,汽车金融业务一直是各个汽车集团赢利的重点之一。但在中国,汽车公司的价值链由整车向汽车金融等后市场转移无疑困难重重。欢迎各位一起讨论目前车贷业务的悖论的根源以及是否有合理的解决策略。</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17 13:19:00

没人关心这个?

我们这边有两个人在做相关的研究,欢迎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25 13:25:00

我想买车,的确没钱。

还是想关心一下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贷款的少了,是消费者更理智了。但从另一方面说,大家的预期更悲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1 10:40:00

实际上利用金融证券华能比较有效地解决汽车贷款风险的问题 银行通过把汽车贷款业务从负表上分离 将其出售于特殊中介并以此发售受益权证 能有效的增加金融品种分散银行风险 而且担保法对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资产限制过死 特别是在权利动产上 一旦发生恶意欠款 银行通常要诉及法院 而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比较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2 13:57:00
目前,在中国操作的汽车消费信贷,并不是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行,也不是没有控制手段,只是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专业的人员。并不是每个懂金融的都懂得汽车的。连个调查人员都培养不出来,只知道把风险转移给下家(保险公司),一旦没人接受,就不知道如何自己去控制了,当然这个市场就不会有起色。这和宏观的研究区别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12 23:21:00

我现在在银行管理的就是汽车贷款:

一、以前汽车贷款条件宽松,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汽车贷款相比较而言,经营性贷款其实占了很大一部分,通过购车(大车)实现经营收入来还款,与消费性的贷款比较而言,收入的不确定性形成部分不良贷款,实际消费性质的汽车贷款还款情况还是可以的。

二、司法环境欠佳,银行债权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多贷款发放后,人、车都找不到了,执行费用又太高,不如房产稳定,起码房子跑不了。

三、采用的贷款担保方式中:自然人担保要先处理抵押物,汽车经销商担保,很多经销商挪用保证金,太多风险。

欢迎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