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基础知识
1、数学要求
西方经济学中模型比较多,因此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不像政治经济学那样论述为主的。所以要学好西方经济学首先数学功底不能差。
数学分析及解析几何:经济学中所用的数学分析和解析几何中的知识非常多,从初级的宏微观经济学中就有涉及,中级的更是多,比如拉格朗日乘数法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用的相当多,一些模型的图形表示用到的解析几何知识就不用我说了吧,还有中级宏观ISLM里面的那些high长的微分方程。所以数学分析一定要学好(非数学专业的就要学好高数微积分那些内容)
高等代数:高代在初级宏微观经济学中基本上没怎么涉及和在中级的中有涉及,但非常少啦,比如一些矩阵简化计算之类的,不用当然也可以。但在高级中就开始大量涉及了,比如商品空间就是一种线性空间,一些线性空间的性质这时就开始大有用处了。
总之数分和高代是大学数学的基础的基础,数分和高代不仅是数学其他课程和经济学的基础,而且其本身的应用也非常广。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
2、逻辑要求
经济学的一些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按照逻辑推理得出一套理论,然后检验之,如果这套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符合实际的,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就会保留下来。当然自然科学理论都是这样的,但经济学,说实话,我感觉比那些高深自然科学更贴近生活,其逻辑要求就没自然科学那么高。此外,学好经济学,还要对一般人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这不是要专门去研究心理学,只需要你的心理主流点就好了,如果你是非主流心理的话,你得知道大多数人的主流心理是什么样的,不然你就能得出非主流经济理论啦(开个玩笑啦o(∩_∩)o)
二、西方经济学学习经验
(一).我学习的教材及其特点
初级:宏观:曼昆《宏观经济学》
      微观:曼昆《微观经济学》
特点:曼昆的教材就不多说了吧,启蒙教材,通俗易懂,但挺能引发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的,建议初学者看。
中级:宏观:普林斯顿大学的William H. Branson《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特点:总体思路非常清晰,从ISLM曲线开始逐渐深入,模型理论逐渐细化,难度逐渐加深,但分析具体理论的时候思维略逊一筹,而且错误比较多,经常让人纠结。
      微观: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特点:没感觉出什么特点,硬要说,只能是定位为中级教材那是相当的合适啊!
(有字数限制是吧。。那分几次发表我的拙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