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微观经济学
版主高价悬赏西方经济学学习经验
241楼
reachlmy
2010-8-27 13:02:40
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问……
因为此帖很火,并且也是在说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刚遇到的一个问题,望高手给予解释。望斑竹不要删了,谢谢!
在看宏观时,说到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债券的机会而会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在教材的下面举例说明中,没有看明白。强烈希望高手们给予解释。小弟在此跪谢!
例子如下:假定一张债券一年可收获利息10$,而利率若为10%,则此债券的市价就为100$;若市场利率为5%,则这张债券的市值就为200$,因为200$在利率为5%时若是存到银行也可以的利息10$。所以预计债券价格上涨(即预期利率降低)的人就会用货币买进债券以便在日后高价卖出。
我想问各位大哥大姐,很多时候银行利率并未变动,股票价格照样出现很大波动,是不是债券和股票有区别?
股票的每股价钱是怎么定的?
例子中的债券市值就只是和银行利率有关吗?这样说的话,岂不是每个公司的股价均是一样吗?
是否只有当买每张债券本金所获得的收益等于把这些本金存到银行所获的利率收益相等时,才是每张债券的市值吗?
债券价格的高低与利率成反比。是否能说明“利率高,债券价格低”是由于银行把投资人这部分本身用来买债券的钱吸引到银行储蓄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2楼
iammatthew
2010-8-27 13:24:34
楼主初衷非常好,但是看了很多回帖后,发现还是没有谁写出具有一定哲学高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在此推荐一篇贺照田写的文章,《次经典、问题史阅读与中国新思想传统的形成》,有涉及到有关阅读、学习、研究及解决问题等内容,比较有深度,也很有突破性。地址: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051568/
细细研读,定有体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3楼
southasia
2010-8-27 15:09:34
跟着听课的人帮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4楼
fftthappy
2010-8-27 15:58:19
首先,,买些经济学相关的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分宏观微观两部分,《资本论》、《国富论》、《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三本书也是必须的 ,然后根据你所选择的方向添加一些别的教材。
其次,学会看报上网:华尔街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等都是很不错的,还有一些专业网: 中金在线、和讯、金融界等都很好。
然后,可以叫1-2两个学经济的朋友或者搞金融投资的朋友一起讨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5楼
碧水白沙
2010-8-27 16:13:41
学习中。。。。。
个人之见:1。看书。2。实事。3。思考。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6楼
碧水白沙
2010-8-27 16:28:37
楼上xuyudong0010同学提到的书:
经济学方法:十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46489-1-1.html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7楼
htf_beyond
2010-8-27 16:31:30
支持一下,个人感觉还是理论能联系实际是关键~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8楼
碧水白沙
2010-8-27 16:48:39
《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免费下载链接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322301-1-1.html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9楼
xuyudong010
2010-8-27 17:27:00
246#
碧水白沙
谢谢碧水白沙同学 也谢谢lingyus008 同学 这本书在上学时被人借走没还 这下好了 有个电子版的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0楼
shh198766
2010-8-27 17:35:09
支持下~用心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1楼
张培利
2010-8-27 17:40:28
我觉得看了大家的经验心得,,的确有同感,但是自己却整理不出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2楼
yuanhu
2010-8-27 17:49:54
支持版主!尽力而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3楼
lovelisa
2010-8-27 18:17:34
好帖子,希望可以多出一些这样的经验贴,正打算要好好学习西经><谢谢诸位建议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4楼
xiayiqing
2010-8-27 20:52:08
学习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5楼
woaijing
2010-8-27 21:05:08
顶一下 这样的活动要多高 利人利己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6楼
knightleo
2010-8-27 22:15:08
也说几句。
既然是西方经济学,还是要盯牢“西方”。中国人写的西方经济学,不论微观宏观,最多可以拿来培养一下感觉,真的要学好西方经济学,还是要多研读西方大师的著作、教材或论文。
好在现在西学东进,国外的权威教材哪怕没有像样的翻译版,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原版的影印版或电子版。
还有网上海量的Lecture Notes和教学视频,只要有心,不怕找不到纯正的学习材料。这方面有多位前辈设专贴介绍与讨论,不复赘述。
我想强调一些关于“道”的问题。
国内的本科数学基础训练一般来说还是不错的,但为什么经过国内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反而会落后于西方博士生的普遍水平。根本问题在于对“如何把数学的严谨、人类社会的常识与经济学的直觉结合起来”这个问题关注不够,这种数学推导背后的common sense和intuition,才是是学好经济学的关键。就国外的经济学培养过程来看,数学作为“术”的训练还是比较快速的,但他们更强调的是对经济学模型化思维背后含义的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内有些经济学研究不知所谓,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学习西方经济学,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不存在人无法理解的经济学。如果你发现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对你来说好像天书。那么很遗憾,你大概是走错了方向,或是没有把握其中的要领。这时候,也许要回到基础,回到直觉,回到常识去找答案。
由此推论之,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家的必备素质之所以是天生重要而不是蓄意刁难,也很容易理解。不是经济学需要这些知识,而是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广泛而具备一定深度的知识,一个经济学的学习者才真正能够领悟人类的社会经济现象。
具体学习的过程,大概可以借用王国维先生的三段论。
总而言之,当你把学习的重心放在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来领悟抽象形式的实质精神时,最终学习的成效用一句话可以总结:无他,唯手熟尔。
到那时,西方经济学(以及广义的经济学相关学科)对你来说,将更多地带来共鸣和愉悦,而不是纠结和痛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7楼
协整99
2010-8-27 22:28: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西方经济学也是这样。从初学者的角度来看,首先要找准教材。高鸿业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教材还是不错的。看一遍是不行的,要反复多看几遍。关键的图表要自己动手去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所看到的经济理论;其次,要做一定的习题。做习题是实践的过程。通过做习题,强化提升自己的理解;第三要多看参考书,同一个问题,表述的不同,往往扩展自己的思路。打牢一定基础后,继续看中级和高级微观经济学。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8楼
任博
2010-8-27 23:26:43
个人经验,学习西方经济学首先挑选好的教材,所谓好的教材标准不同,不能只看作者名气大小。对于是看国内教材还是国外教材,我想从中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国内教材偏向理论,比如高鸿业老先生的西经教材就很经典,很系统的阐述了西经的基础知识,是个很不错的入门教材。通读两遍,你就会对经济学基础有很好的把握。看这本教材的另一个好处是,对付国内一般的经济学基础考试很实用;国内教材缺点在于重理论,轻案例。国外教材的优势在于案例比较多,贴近生活,对经济学入门教育很有帮助,看完教材以后会让你发挥主动性去思考经济学问题。国外教材缺点就是应付考试严重不足,很多东西,都是以案例来告诉你结果,这一点不太适合中国国情。
说万了入门教材,在你熟练掌握了经济学基础知识以后,建议你多读基本国内其他比较好的教材。原因很简单,每个人写作的角度不同,对同一知识阐述的方法也会有差异,要学会集众家所长,这样才有利于你更深一步的发现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国内西经教材大都援引国外教材,出于翻译水平的差异,你掌握知识会更全面。
接下来,如果你完成了以上两步,估计已经对西经了解有一定深度了,建议你多看一些国内权威期刊,里面有国内学术人士对西经各种知识的运用,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前面两步的积累,你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9楼
资料大全8
2010-8-27 23:34:41
强势围观。。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0楼
xueshideba
2010-8-27 23:35:25
支持一下,同时也学习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1楼
Frankxiao
2010-8-28 01:20:42
不敢谈经验,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看了很多帖子,受益颇多,谢谢斑竹以及各位论坛经济学友们!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2楼
99rabbit
2010-8-28 06:52:05
很好的活动啊,多交流才能提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3楼
tigerwolf
2010-8-28 06:59:34
学习这没什么太多捷径和诀窍的,只有靠努力,多读光读,不断扩大视野。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4楼
qsy211
2010-8-28 07:23:42
一 记忆名词 能够说出解释
二 掌握知识点 包括分析图及数学推导
三 自己画出知识框架 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结构
四 尝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并且可以看看经济类的节目 推荐CCTV2 第一财经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5楼
johnshopkins
2010-8-28 09:07:36
我也来说两句。
学习西方经济学已经有多年,在国外当然无所谓西方还是东方。我觉得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社会科学体系,我们国内读者尤其是刚开始接触西方经济学的朋友需要有几点注意:
第一,西方经济学中很多规律,在中国也一样能用,比如供需规律;
第二,典型的西方经济学,都出自西方人之手,而且完全根植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第三,西方经济学的大师,包括学者,在研究与撰写西方经济学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地位,社会阅历,阶层,都会对他们的著作与理论产生重要的理想。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并非一般自然科学一样,完全是不带有阶级性、人生哲学的纯粹科学。
第四,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终极目的,并不是为了欣赏那些美妙的数学符号,或者精彩的文笔,而是为了洋为中用,“拿来主义”,能对我国经济等问题作出相应的比较科学客观的解释,并寻求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学与经济的中国化规律。
最后,举一个例子。美国与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金融体系最为发达,但是其体系并非一朝一夕而成,而是经过不断的修修补补锤炼而成。从2007-2010年金融危机以及美英最近的金融改革不难看出,美英的体系,并不是完美无缺,也非世界样板,中国等国的体系一样不是完全一无是处。同时,对于美英等国大型跨国金融机构而言,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但是决不能盲目地学习,一句话“人之初,性本恶”在美英等国金融机构方面,完全适用。无论是,Goldman Sachs, 还是Citi,还是Barkley,所有这些都不是圣人,他们在美丽的光环之下,会极大利用普通消费者投资者的XXX心理,而中饱私囊。
不足之处,望版主与论坛朋友批评。
Harvard My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6楼
shh198766
2010-8-28 09:12:31
支持下,大家踊跃参与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7楼
冠兰客人
2010-8-28 10:17:19
我的西方经济学学习之旅
我学习西经年数不多,研究生是西经专业,原本科学习的也不是这方面的内容,兴趣趋然,决定把自己鄙陋的见识粗浅说一说,切勿见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8楼
冠兰客人
2010-8-28 10:31:59
我学习西经年数不多,原本科专业与其无关,后来考上西经研究生,粗略学习,鄙夷浅陋,在这里把自己一点点的心得说一下,也是兴趣趋然。
大部分名牌大学,西经专业一般在考研的书目上只规定微观和宏观,进复试后才以学校专业的偏重点规定书目,我记得我本科时期阅读的第一本经济学教材便是人大高鸿业教授编写的宏微观,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不二之选,当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也是读起来妙趣恒生。初入经济学,要广泛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困难,遇到大量的数学演算和推理会觉得吃力,这是正常的,要慢慢适应。随着自己的阅读量增多,眼界也会逐渐广阔,从教材到名著,选择面也会越来越宽阔。在读研期间,导师给我们安排了大量的阅读书目,主要以国外经济文献为主,每周还要求我们阅读一篇优秀国外经济学博士论文,长此以往,逐渐积累,收获颇丰。
其实西经的学习和其他专业一样,只要自己舍得下功夫,愿意下力气,多读多看多想多写,有了这四多,我觉得能够入门问题不大,至于有没有能力去继续深造,那就要看个人的潜能和未来的计划了,以上是我个人粗浅的见解,望请指正。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9楼
flyingbirddx
2010-8-28 10:58:38
我也来说两句。
上学那会,每次上西经都很累。没有指定教材,都靠记笔记,每次画图时是痛苦的,后来干脆就不画了,课后再看同学的。后来上班后,学校居然要我上西经,没办法呀,就死看,现在已经到了任何图形熟记于心,信手拈来的境界啦。上了几轮下来后发现,其实西经也不是太难,只有你肯花时间,肯下功夫,就能吃透。对于初学者来说,本人认为高教版针对高职的版本不错,简单易懂;本人不太建议初学者看曼昆的,因为曼昆的书主要是针对某个课题展开讨论,可这样就有可能会用到后面的知识,可初学者都还没学呢,所以有点难度。如果你觉得自己理解能力还不错的话,可以以萨翁的版本作为入门教材。当然因为数学原因本人对西经的学习仅停留在初级阶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0楼
fairyvinie
2010-8-28 13:11:57
虽然我自己期末时候也没有考的很高 但是我还是有点儿想法的。课堂上学的是高鸿业的两本。微观的课后有很多习题,重点也比较明确就不说了,学宏观的时候,就要结合好多经济新闻一起看。我有一段时间天天都是枕着经济新闻入睡。
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我前面也说了,期末考试这种纯要求课本的东西,其实我不看重的。我下了曼昆的书跟笔记课件看,还小小看了其他的经济学的分支,比如福利之类的,虽然没有非常懂。
重点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涉猎其它的学科或者其它经典的想法著作。那两本书的名词解释背的如何不重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栏目导航
stata专版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
文献求助专区
数据交流中心
计量统计软件
热门文章
还在为论文写作头秃?这位发表100+篇SSCI的 ...
《CDA教材一级:商业数据分析》2025版官方教 ...
CDA 数据分析师:主成分分析(PCA)实战指南 ...
An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Analysis ...
Management 16th Edition by Stephen P. Ro ...
2022爱情伤感说说大全
2025AI时代超级设计师研究手册
《国富论》第一至三卷The Wealth of Nation ...
2025年健康保险实务考试回忆
AI也会好奇,这是他追问的哲学问题。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几种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我的文献应助经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