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4311 5
2010-08-25
关键词:低碳经济,必要性,政策建议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的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从效率角度,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消费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当前,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去。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用在低碳经济的低碳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一些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比如煤炭发电行业,我国高碳的火力发电仍是主体地位,但煤电的整体气化联合循环技术满足不了低碳发电要求。交通运输部门限制汽车CO2的排放,但是缺少新能源动力的配合,太阳能、氢能利用技术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
  出口贸易结构向低碳转型从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情况(见图1)。可以看出,2008年8月我国出口碳增长率开始放缓,而到2008年11月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2.21%。到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同比下降了30.73%。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中国贸易出口隐含碳排放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出口增长,从2008年1月的26.58%降到2009年5月的-26.34%,规模效应的影响也从2008年1月的21.33%降到2008年11月的-3.29%,到2009年5月规模效应对出口碳排放降幅的影响竟高达-24.47%。2009年1月结构效应使得出口碳同比下降2.43%,2009年5月这一数据扩大到6.25%,由此可见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在逐步向低碳转型。  

图1 我国出口隐含碳的结构分解

  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趋势
  首先,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为此,英国引入了气候变化税、碳排放贸易基金、碳信托交易基金、可再生能源配额等政策。日本与英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共同的愿景。2007年6月,日本与英国联合主办了以“发展可持续低碳社会”为主题的研讨会,勾画了未来低碳社会发展的蓝图,并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展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停止或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鼓励高能耗产业向国外转移,对一些高耗能产品制定了特别严格的能耗标准。2007年7月,美国出台了《低碳经济法案》,公布了题为《抓住能源机遇:创建低碳经济》的报告,提出了创建低碳经济的十步计划,对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项目实行减免税收、提供贷款担保和经费支持等优惠政策。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也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能源的大量需求和快速增长一时难以改变。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我国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比例将达到20.7%,超过美国(20.1%)
  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三,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目前,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
  发展节能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电力设施效率等,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增长。当前,全球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低碳经济带来的甜头。据统计,德国风能发电设备2005年的出口收入已达约60亿欧元,占全球风力发电设备交易额的一半左右。日本在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出口国,仅夏普公司的光伏发电设备就占世界的1/3.可以预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首先,提高碳生产效率。
  证据表明,为了减免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气温的变化应该控制在2℃以内(工业化前水平),即相当于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450ppm个碳当量单位。如果要实现这个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50%-80%。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这个目标变得尤其重要。通过“气候创新”机制的建立和社会行为的转变,以最低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有效提高碳生产效率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其次,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支付劳保的费率。
  2009年6月22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欧盟从2011年开始,拟对未采取减排措施的盟外进口商品征收进口碳关税,我国的出口会受到严重打击;如果美国将其税收用来补贴国内企业的减排,我国的企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我国应该征收国内碳税,使美国的碳关税失去合理性。我国可以借鉴欧洲国家的做法,一方面征收碳税;另一方面降低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支付劳保的费率。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综合性成本并没有提高。
  第三,培育和建立碳交易市场。
  在全球都倡导低碳经济的同时,我国需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做出权衡取舍,建立进口制成品替代战略,减少高能耗、高碳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而代之以进口这些商品,在减少贸易顺差的同时保护环境。还应调节贸易和投资制度,建立低碳贸易和投资制度来避免污染和碳泄露,提高外商投资的准入门槛,并鼓励外商投资在生产中采取清洁技术。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按照交易量计算,市场份额已占到全球的近40%.当前形势下,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好低碳商机,提高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以低成本的清洁增长方式和現實的低碳技术实现阶段跨越,减少潜在碳排放锁定效应的影响。



作者:河北经贸大学 谢伟伟 来源:《经济导刊》2010年第6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26 00:36:43
希望楼主继续发表一些有见地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14:57:22
本站内容归发帖者或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不对其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21:53:51
貌似重复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1 10:29:36
很好的一篇文章 但是建议貌似少了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22:13:06
楼主写的不错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