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里提到:“今天在整理钱包时,突然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希望大家帮我解答一下这是为什么?我钱包里总共有265.2元。两个100元,一个50元,一个10元,全是2005年制造的。4个一元全是1999年制造的,2个5角和2个1角又都是1980年制造的。请问一下大家这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另有原因是跟我们国家的什么宏观经济政策有关系?”
下面有回答说:“没有什么,我们国家会集中制造一些钱,由中国造币总公司制作,但什么时候投放由央行决定,例如将来你会见到500元的钞票应试是2008年印制的,估计很快就会发行使用了,绿豆都10元一斤了,怪人家张悟本,有那么大能耐?”
上面回答不对。。。严重误导。。
首先应该清楚咱们现在人民币上面的年份代表什么?
人民币上印出来的年号是说明印制人民币的这个印版的,2005意味着都是用2005刻制的印版印出来的,尤其是纸币,不同年代的每一印版都有差别,(有时候同一印版不同地方的造币厂出来的纸币还有差别呢),以第五套人民币为例:目前只有1999版和2005版两个版,咱们手里第五版的纸币上只能见到1999和2005这两个年号(第四套人民币纸币可以见到1980 1990 1996三个年份,1996只有在一元钱上可见),他们根本不代表该纸币的制作年代,只能代表人民币印制的版别。(前两年还有在用1980版的五角钱印出来)。。
相反,代表纸币具体印制年代的可以从纸币上一串号码前面的英文字母组合里看出来,英文字母组合叫冠号(或冠字,第四套以前的都用的罗马字表示,第四套开始用大写两个英文字母表示),只有他才能基本准确的确定是那一批那一年甚至哪一月产的(也仅限纸币厂内部或相关部门的人知道,老百姓很难从冠号上确切知道什么时候印出来的这张纸币),冠号有时还能代表不同的造币厂区域(因为有些冠字 有一些造币厂根本不会产),所以:从人民币上标明的年代来说,根本无法看到什么通胀 宏观经济啊,政策啊什么的,有时候倒是一个面额一个版冠号的多少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面值其流通速度,发行量这些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