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2810 0
2010-08-27
摘  要: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审视发展過程,尋找和构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和较好发展。本文从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不同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以帮助其科学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营企业利用这一契机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健康发展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出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保持策略。该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指导我国民营企业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培育其核心竞争力,对我国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核心竞争力
    1.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它从企业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以研究企业成长阶段模型为核心内容,是对企业灵活性、成长性及竞争性的本质揭示。按照当前学术界的一致看法,大体上将企业分为初创、成长、成熟、衰退几个显性阶段。
    2.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在1990年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该概念一经提出,就很快的在经济及管理领域流传开来,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并逐渐被理论界和企业家们广泛接受。虽然到目前为止,各界尚未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定义式说明,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这一命题已经为广大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们所认可。
    二、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的必要性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多是如此。多数民营企业往往因为很好的项目或机会起家,在起步阶段表现的非常有活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规模成长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浮现,很多民营企业不能存活下来,很快的退出市场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民营企业自创立到衰败的平均时间还不到3年,多数企业基本上仅仅停留在创业阶段,在解决生存问题的过程中就失败了。
    我国的民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成为企业中的“常青树”,就必须树立持续发展的经营思路和理念,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确定为企业下一步发展和前进的主要目标,形成本企业的优势和特色。我国的民营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这样一个激烈的国际化大市场环境下生存,继而壮大,避免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纵观《财富》评选的500强企业和我国评选的500强企业名单,不难发现这些强势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都是依靠自己雄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并取得成功。比如众所周之的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在品牌形象、市场网络等方面拥有其独特的专长;3M公司在技术创新、技术诀窍共享上在同类企业中出类拔萃等等。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中国以来,我国不少企业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海尔集团公司依靠其制冷技术和企业文化形成的强大核心竞争力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再比如格兰仕通过梳理自己的业务后,寻找本质和核心的能力进而回归核心,成功的从多而不精的一个企业转型为微波炉领域的巨头。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普遍偏低,众多的企业中很少有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还根本不能跟那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在新的形势下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马上着手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分析
    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几个阶段,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1.创业期
    创业期是一个新民营企业的诞生时期,通常民营企业在这个阶段多数没有相对正式的战略规划和措施,通常依靠市场机会来实现目的,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机会型成长”。在这个阶段民营企业主要是使自己生存下来并完成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然后抓住机会向成长期过渡。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要坚持以产品为导向,将产品真正的做扎实;并且要在战略的高度关注现金流量,避免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陷入恶性循环;另外着手创建自己企业文化,统一公司员工的目标从共同目标、愿景、和使命着手,统一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完成企业生存和成长的目标。
    对一个刚刚创立的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其实就是生存和积累资本的过程。处在这个时期的民营企业主要是使自己存活下来并积累一定的资本,以便为企业向下一步即成长期过渡做好基础。在这个时期内,我国的民营企业最好完成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只有这几个方面工作很好的落实之后,才能使得企业在创立初期逐渐立稳脚跟,完成原始积累,进而为向着下一个阶段前进。
    2.成长期
    企业的成长期是指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企业走向快速成长一直到成熟的一个阶段。民营企业在经过创业期的发展后,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已经初步打入市场,基本得到用户的认同,企业的业务也逐渐走上正轨,这个时期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资本积累,销售额也大大提高,企业的生存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民营企业从成长期逐渐发展过渡到成熟期的过程中,必须着力构建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做好企业战略规划,从战略高度培育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产权制度建设及改革,从制度层面培育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和创造核心技术;四是加强市场领先,研发生产企业的核心产品;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的核心文化;六是加强企业的管理体系构建,保障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成功。
    3.成熟期
    民营企业的成熟期也是指企业经过快速成长之后,在市场上具有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成长为一个比较重要的企业,企业的业务基本稳定下来,公司的增长势头也较上一时期放缓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民营企业已经拥有了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民营企业维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主要包括:一是坚持市场创新,用创新带动市场;二是坚持学习型组织构建,通过学习维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并购有某种专长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四是坚持知识联盟策略,共同在某一领域内深入研究和开发知识财富。
    4.衰退期
    衰退期主要就是指企业在成熟期之后,逐步出现负增长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往往由于已有业务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资源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已经很难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增长。处于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负增长会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企业会出现债务危机,接着各个方面都会由于财务危机的加剧而恶化,人员可能会出现流动,企业的竞争力会快速下降,盈利能力几乎不复存在。
    与前几个阶段不同,处于衰退期的民营企业市场惨淡,利润微薄,企业处于负增长状态,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核心竞争力得不到体现。区别于以往阶段培育核心竞争力、延续核心竞争力,这个阶段更需要做的是重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迅速获得重生。因此,在此主要讨论这个阶段民营企业重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简单的说就是创新,包括战略创新、文化创新和组织创新。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从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较短,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都有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共性,主要表现在战略模糊、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战略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通过对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提出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即创业期以产品为导向、以战略高度关注现金流量、创建自己企业文化的意识;成长期做好企业战略规划、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建立市场领先地位、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成熟期维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并购有某种专长的企业、知识联盟等策略来实现;衰退期通过战略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重建自己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勇。现代企业生命力——现代企业生命周期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李亚。民营企业管理概论——民营企业管理实务丛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刘迎球、徐志祥。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林泉。民营企业的成长上限及克服[J]。经济管理,2002(3)
    [6] Constance E· Helfat and Margaret A· Peteraf.The Dynamic Resource-Baste View: Capability Lifecycles [J]。Strat.mgmt, 2003



作者:张晓焱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3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