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GDP世界第二”
楼主
xxp19821
13135
73
收藏
2010-08-28
尽管日本内阁府会经常发布各种报告,但
8
月
16
日
发布的日本国内生产总值(
GDP
)最新情况报告,迅速引起了日本国民的注意。
“
2010
年
4-6
月,日本
GDP
的增值为
0.1%
,按年率换算的话是
0.4%
。”按级别应该称做局长的政策统括官谈这些,并没有引起在座的内阁府记者俱乐部各位记者的注意。能够有
0.1%
的增长,在日本已经属于不错了,全年能拿到
0.4%
的增长率,更是成绩喜人。
局长话锋一转,谈到了日本与中国相比较后的情况:“
4-6
月,日本
GDP
为
1
万
2883
亿美元,中国是
1
万
3369
亿美元。比较一下
1-6
月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是
2
万
5871
亿美元,中国只有
2
万
5325
亿美元,我们比中国多了一些。不过,今年恐怕是要被中国超过了。”局长说话有些弯弯绕,但记者们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
自
1968
年日本超过西德,位居世界
GDP
第二以后,这是首次真切地让记者们感到,日本
GDP
就要被中国超越了,在局长淡淡的表述中,这点是非常清晰的。记者们迅速在俱乐部内把短消息发给了各自的报社。
从去年就不断有媒体做中日
GDP
对比。最大的报纸《朝日新闻》在
09
年
8
月做了
4
整页的中日
GDP
有可能逆转的专辑,各家杂志也纷纷动用各种智囊团的力量,做过
GDP
逆转的预测,中日逆转早已不是新闻,但是能断定
2010
年中日逆转,则还是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也让日本市民开始在各种场合,思考日本这
42
年的得失。
信州大学教授真壁昭夫在
8
月
24
日
的博客中写道:“日本社会充满了闭塞感,到处可以听到我们已经成为典型的
NDC
(
Newly Declining Country
・
新衰退国
)
的声音。
”一种无奈充斥着整个社会。
市民冷静对待逆转
早稻田大学产业经营研究所教授木下俊彦谈到中日
GDP
逆转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007
年还
1
美元兑换
120
日元,现在过了
90
日元大关,汇率在两年时间内上升了
30
日元(
25%
)。从感觉上说,中国
GDP
早在几年前就超过了日本。”不看汇率,
500
亿美元在
5
万亿
GDP
中也就占
1%
,日本满打满算,
GDP
的增长值为
0.4%
,和中国的
8%
前后比起来,只有
1/20
。
2010
年中国超越日本已成为必然,所以日本有了一种
GDP
世界第二的位子一旦丧失便永远不能夺回的感觉。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日本普通国民的日常生活。当记者们走出内阁府时,看到霞之关大街上行走的人,依旧是西装革履,要是说和几年前有哪些不同的话,那就是带领带的人少了,包括政治家在内,到了夏天就不再打领带了,这样能让室内的温度高一些,算是回应了节能环保的呼吁。到了这个季节,晚上下班后去酒馆喝的啤酒,则越发地让人感到爽快,把一扎啤酒倒进胃中,似乎全天的疲劳、对酷热的不适都消除了。记者们相信,这样的生活今后也能持续下去。
16
日晚上,酒馆电视里不时传来内阁府最新调查结果的消息。大多数人没有太认真地去听这个新闻。“不会因为中国
GDP
超越了日本,日本人的生活就会发生哪些变化。”东京一位姓马场的公司职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我是
1968
年大学毕业进入企业工作的,到
2008
年我从企业退下来,我工作期间日本一直在世界上保持着
GDP
规模第二的地位。我退休时对公司里的职员说,我们这一代保卫了日本
GDP
世界第二的地位,下面看你们的了。”平田信彦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了他退休时对公司同事们的一席话。平田先生从
2000
年开始在中国工作了
6
年,中国的发展让他两次感觉到了国家在蒸蒸日上时的气势。在大多数日本人想都没有想过中国
GDP
会超越日本的时候,
2008
年平田已经清楚地感觉到了中国有可能在不久就超越日本。
“
42
年过去了,应该好好表扬日本。虽然日本经济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失落了十年以后,失落还在持续,但毕竟日本有了全民皆有的健康保险,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养老保险金,经济上的失落,并没有带来社会的震荡。”平田接着说。他的视点超过了普通日本人,看到的是日本社会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建设了具有超级稳定特点的社会体制。
日本是在
GDP
规模成为世界第二的过程中,实现了丰衣足食,而且具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让这种丰衣足食能持续下去的能力。虽然贫富悬殊问题在这个国家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但毕竟这里基本上没有食不果腹的人。在保卫
GDP
规模世界第二的过程中,日本实现了这点。
不断进行设备投资的时代
在大学里讲授日本经济论四十余年的井村喜代子教授,在谈到日本经济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末期走向经济大国的过程时,特别强调的是日本在
60
年代到
70
年代的设备投资。“这段时期,日本的大型设备投资及劳动生产效率的飞跃提升,奠定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基础。”井村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直能比其他国家在设备投资上做得更大更快,是日本在经济上四十余年来稳坐世界第二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设备投资是在完全驱除旧的生产手段的方式进行的。“从六十年代开始,我们就经常到生产一线去看日本的投资状况。日本生产钢铁的高炉在
1964
年容积达到
2000
立方米
后,到了
69
年已经达到
3000
立方米
,很快就在
71
年实现了
4000
立方米
的规模。一个钢铁厂大型化以后,其他厂家也跟着大型化,小型钢铁厂被迅速淘汰。”井村教授说。那个时代,日本钢铁厂的炼钢转炉也
30
吨渐渐发展到了
300
吨,大型连铸机被全盘引进到了所有钢铁厂。
不仅钢铁是这样,当时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站在日本建设了起来,东京电力公司在横须贺建造的火力发电厂就是其中的一个,其发电量能达到
263
万千瓦。造船业建造的船舶开始从
30
万到
50
万吨,很快就发展到了
100
万吨级。
重工部门发生了革新性变化后,消费需要紧紧跟上。汽车就是在
60
年代末期开始在日本走向普及阶段的。已经退休的田村孝行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
1964
年东京主办奥运会时,已经有不少人拥有了一台自己的轿车,但那些人毕竟是岁数比我大,地位比我高。到了七十年代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周围差不多的人就已经都买了车了。”当然那个时候大家都买日本国产车,“看到街上到处是车,小区里停满了车,人就会很高兴,觉得有人气,生活水平在提升。”田村说。
各种家用电器开始占领日本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落。
1945
年前,大城市晚上为了防止美军轰炸,要实行灯火管制。战后可以每天开灯,已经让日本人感到了生活的巨大变化。到了
60
年代,不仅能洗上澡,而且有了种种家电。“我们小时候,家里除了有一张吃饭读书用的小桌子外,是没有其他家具的。不像现在,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应有尽有。”田村说。
是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之后,在国内迅速营造了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消化了投资出的产品制造能力,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才得以回收,日本产业才能走向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亿“总中产”
在过去的
42
年中,日本人最引以自豪的是他们建设了一个全民“总中产”(也叫做一亿“总中产”,因为日本有一亿人口)的国家。
1979
年,大平正芳当选为内阁首相,照例是要有一个回答记者提问的时间。记者的提问大都在日本政治、经济方面,偶尔也会提一些关于首相个人的问题。
有记者问:“大平先生现在是一国的首相了,您怎么看待自己的经济地位?”
“我觉得自己也是个中产阶层的人。”大平首相脸上浮出了微笑,有板有眼地说。下面的记者共同会心地笑了。到了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期,中产成了日本最普通也最能获得支持的一个词。说自己中产既是求得共鸣的最好方式,也多少显示出了日本特有的自豪。这和后来
80
年代出现的土地价格飙升,一部分开始占有大量的不动产成为豪富,和再后来出现的
IT
暴发户,那种在东京市中心盖一座只供自己一家人住,面积却要有上百亩的情况大为不同。
日本人是如何建设和享受“中产”的呢?
议会中,在野的社会党和共产党等不断向执政的自民党发起猛烈的攻击,说他们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各个方面出台的政策不利,随时要取而代之。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也让自民党不得不注意社会福利体制的建设。
中小学
9
年义务教育在战后已经普及。日本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就是免费教育,本来全年的学费、书本费只相当于普通工作人员几天的工资,对于收入少,纳税少的人则是全部免费。日本说的义务,更多的是指家长必须让自己的适龄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的义务,如果孩子没有去学习,法院将会追究家长的责任。
高中的费用同样不高。众多的大学生是靠勤工俭学来上大学的。“我们的邻国正在搞政治运动,我们这些大学生听说后,也开始谋划日本文化大革命。大学准备提升学费的时候,我们全校学生行动了起来,共同反对提高学费。上个世纪
60
年代、
70
年代,很少有学校敢单方面涨学费的。不像现在,大学说涨就涨了。”已经是一家上市企业的总裁森协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日本早在
1961
年就已经设置了“国民皆保险”制度,保险的费用与个人的收入挂钩。收入高的人,缴费高,收入低的人只需交纳相当于普通人打几个小时工的工钱。看病报销,缴费高的人报销的比率也高;缴费少的人,通常只报销
30%
。日本医疗费极为昂贵,从中国到日本听说那里的医疗费后不住地咋舌,但日本人照样看病,很少听说因为没钱而看不起病的。
日本最不成功的可能是他们的住房政策。“总中产”日本人,不论在东京还是乡下,其标准是有一套二层小楼。于是人们看到的是轻轨走上几十公里都是连绵不断的二层住宅,楼宇楼之间缺少绿地,公路两旁没有树木,从高出向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望去,下面的住房如同碎片。走近看时,虽然外表精巧,但大都是使用寿命三、四十年的廉价房子。国营的住宅不是没有,而是在民间鼓吹“官不得压民”的时候,大多数场合其房租价格要高出民间,这样给民间留足了赚钱的余地。
技术开发的停滞与日元汇率翻番
井村喜代子教授认为,“尽管在
80
年代日本进行了微电(
ME
)方面的投资,让日本家电迅速占领了世界主要市场,但
80
年代后期,随着股价、房地产价格的膨胀,日本的技术革新停滞、设备投资效率低下,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从公寓的价格看,
1975
年一套普通公寓的价格相当于普通人
4.7
年的收入,但到了
1990
年已经上升到相当于
8
年的收入。房地产的利润要大大超过其他产业,日本的产业投资虽然依然在进行着,但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锐气。”井村教授说。
日本技术开发及新产品推广的速度在
90
年代已经开始下滑。地价及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让日本企业从
90
年代开始逐步向外转移。尽管在
80
年代也有去欧洲、美国建厂的情况,但主要是为了那里的市场,而
90
年代日本企业大举涉足国外,是为了转移生产基地。彩电生产是日本企业的强项,但到了
1993
年,日本出口的彩电为
328
万台,而进口的则有
366
万台。随着生产向国外的转移,靠产业拉动的
GDP
规模,从
1993
年前后开始停滞。
1993
年日本
GDP
规模在
4.8
万亿美元,其后的
17
年中,虽然也有超过
5
万亿的时候,但基本上被固定在
5
万亿美元上下,完全没有了
1977
年突破
1
万亿美元,接着在
80
年进入到
2.4
万亿、
84
年
3
万亿、
89
年
4
万亿的态势。从
77
年到
89
年的十多年时间,日本
GDP
实现了翻两番,其后则是长期停滞。
但是这期间,日本
GDP
维持了世界第二的规模,这与日元升值有着很大的关系。
60
年代到
80
年代,日本产业升级要大大超过欧美,日本经济发展形势也要好于其他国家,这带来了
80
年代以后日元汇率的一路飙升。“日元在
1985
年以后从
250
日元兑换
1
美元上升到了
86
年的
150
日元,接着又在
1994
年前后进入到了
100
日元,虽然以后也有日元汇率下跌的情况,但总的来说日元汇率比
85
年上升了至少
1
倍。”日本银行职员露口洋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日元汇率在
85
年广场协议后的一路飙升,而且能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汇率水平上,是日本
GDP
规模长期稳坐世界第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说日本
GDP
世界第二是由日本产业做出来的,那么以后维持世界第二,更多的是靠了日元汇率的翻番。在高汇率的支持下,日本劳动生产效率虽然逐年下跌,但日本国家能充分利用汇率带来的有利条件,维持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日本本身也开始从产业国家向资本大国做了调整。从日本银行发布的数字可以看出,从
2005
年开始,日本靠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取的利益超过产品贸易,这个趋势到现在都一直维持着。
缺少企业家的国度
在基本实现了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人人有保障以后,良好的社会条件开始让日本变得“内向”。
《产经新闻》等日本报纸,喜欢把日本的邻国描绘成坐在火山口上的国家,靠这些来凸显日本的平和、稳定。一位三次来中国赴任的日本官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机关,想找几个肯到外国工作的人都非常的困难。并不是语言问题,是很多官员对去外国工作没有兴趣,不愿意到外国去。结果是我这样的人要来反复来中国工作。”
去美国会不会好一些?情况同样很糟糕。美国哈佛大学应该是很不错的学校,但是
2010
年仅招收到了
5
名日本留学生,同一时期招收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为
463
人,韩国也有
314
人。“很多人对上哈佛都没有兴趣了。过去官员们会十分愿意去美国读书的。”上述日本官员说。
8
月
15
日
,日本产业能率大学做了一项调查,在问到
400
名
18-26
岁刚刚进企业工作的人是否愿意去外国工作时,
49.0%
的人立即回答:“不愿意。”可以挑选国家的话,
24.0%
的人表示可以考虑。
在日本上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大企业,一生在一家企业里工作,最后在日本安度晚年,这些成了日本大多数人的毫无兴奋点的“梦”。
2010
年年初,野村综合研究所对
1
万名工薪阶层的人做了调查,在回答“你是愿意在大企业里工作一生,还是在有很好的条件时自己创业?”这个问题时,
20
岁的人只有
27%
表示可以考虑创业,
30
岁的人也只有
39%
的人选择了创业。
在日本经济从复兴走向繁荣,拿下世界第二把交椅时,曾经有诸多的日本企业家脱颖而出,但到了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们已经很少能够找到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本企业家了。不仅是企业家,在媒体特别发达的日本,我们也很难举出一位记者、专栏作家的名字;在有上千所大学的日本,基本上没有哪位学者能让其理论在中国的日本学专家之外流传。
当日本就要交出其
GDP
世界第二的位子时,也许发现这
42
年日本构筑了稳定的物质社会基础,而其精神文化则需要跨越“内向”,在今后的国际社会中逐步构筑。
文:陈言 转自:
http://blog.qq.com/qzone/622007939/1282882507.htm?pgv_ref=aio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miraclemao
2010-8-28 09:36:12
中国的GDP本来就很强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miraclemao
2010-8-28 09:36:31
但是中国的人均GDP就不怎么的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rubp2005
2010-8-28 09:51:11
GDP很强大,但老百姓还是不富裕。相对CPI和房子,感觉越过越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zhuosn
2010-9-7 20:5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zhuosn
2010-9-7 20:54: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yuyang_123
2010-9-7 21:09:30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dixal
2010-9-7 21:24:51
学习了
日本人的gdp含金量和我们不一样,差距存在且巨大,各位加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Rachel1205
2010-9-8 07:52:41
现在看着GDP这三个字母就犯怵。。。。我国的核算方式都跟国际不同,还说什么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zhuosn
2010-9-8 08:43: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zhuosn
2010-9-8 08:44: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08jr3206余霖
2010-9-8 09:35:11
GDP只是数据、重要的还是普通百姓的生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lily_1982112
2010-9-8 10:09:37
想说好时,看总量;想说差时,看人均。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madoiohoo
2010-9-8 10:10:09
我们只注重表面的东西,真实的是不想去面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zhuosn
2010-9-8 13:3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zsz1981
2010-9-8 13:44:54
gdp有个p用?老百姓过的怎么样?回家看看咱们的父母就知道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zhuosn
2010-9-8 14:24: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shuaiqihang
2010-9-8 14:26:32
日本保民生 中国保的是什么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jennifer07
2010-9-9 11:39:12
shuaiqihang 发表于 2010-9-8 14:26
日本保民生 中国保的是什么呢
GDP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sharpmore
2010-9-9 14:49:55
还富于民,这才是正道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zhuosn
2010-9-16 21:43: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taotaopp
2010-9-17 19:42:10
个人觉得中国的GDP有太多水分了~建筑物建了拆,拆了建,这样就有GDP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zenglin1309
2010-9-17 23:41:30
GDP 明白人都不看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770129
2010-9-18 08:40:25
人均GDP还是很低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星星star
2010-9-18 08:57:59
人均gdp不知道都低到奶奶家去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suadai28
2010-9-18 09:24:39
GDP.只是个数字,但人均,整个国家都受不了,房价,学费,等等,压得国民都喘不过气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dshj999
2010-9-18 11:19:13
可惜,中国普通民众的福利估计连20都排不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lannos
2010-11-11 22:31:45
人家关心的是自己的竞争力,自己的价值。
没事谁管你GDP多少,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最重要。
国外老百姓谁没事天天研究经济的?
有时间多学点知识才是主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刀华
2010-11-12 05:21:18
GDP总值相当,但是人均就只是人家的1/14到1/13之间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刀华
2010-11-12 05:25:51
还有要补充的是
近几年的GDP增长房地产行业推动了不少
很难还富于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学者预测:2010中国GDP可能超日本 位居世界第二
无须夸大中国GDP“世界第二”
“GDP世界第二”不值得“得意”更不能“忘形”
中国GDP世界第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商务部研究员:GDP世界第二纯属扯淡
关于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如何看待
中国GDP超日本成世界第二会重蹈日本覆辙吗
中国GDP居世界第二被指意义不大 多领域仍落后
关于GDP 的一点疑问
GDP世界第二,我们的生活小康了吗?(用事实说话,发人深省!)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金融实务版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经管在职研
经管高考
休闲灌水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线性回归实战指南 —— 从 ...
2025中国播客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2025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解读:乘势而上,因势 ...
奇瑞首夺J.D.Power-VDS自主冠军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 ...
【推荐】上市公司投资者信心指数计算Stata代 ...
美容护理:积雪草科学护肤白皮书
中国口服维生素保健品市场分析报告(简版)
2025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5论坛首发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