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135 73
2010-08-28
尽管日本内阁府会经常发布各种报告,但816发布的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最新情况报告,迅速引起了日本国民的注意。


20104-6月,日本GDP的增值为0.1%,按年率换算的话是0.4%。”按级别应该称做局长的政策统括官谈这些,并没有引起在座的内阁府记者俱乐部各位记者的注意。能够有0.1%的增长,在日本已经属于不错了,全年能拿到0.4%的增长率,更是成绩喜人。


局长话锋一转,谈到了日本与中国相比较后的情况:“4-6月,日本GDP12883亿美元,中国是13369亿美元。比较一下1-6月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是25871亿美元,中国只有25325亿美元,我们比中国多了一些。不过,今年恐怕是要被中国超过了。”局长说话有些弯弯绕,但记者们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


1968年日本超过西德,位居世界GDP第二以后,这是首次真切地让记者们感到,日本GDP就要被中国超越了,在局长淡淡的表述中,这点是非常清晰的。记者们迅速在俱乐部内把短消息发给了各自的报社。


从去年就不断有媒体做中日GDP对比。最大的报纸《朝日新闻》在098月做了4整页的中日GDP有可能逆转的专辑,各家杂志也纷纷动用各种智囊团的力量,做过GDP逆转的预测,中日逆转早已不是新闻,但是能断定2010年中日逆转,则还是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也让日本市民开始在各种场合,思考日本这42年的得失。


信州大学教授真壁昭夫在824的博客中写道:“日本社会充满了闭塞感,到处可以听到我们已经成为典型的NDCNewly Declining Country新衰退国的声音。”一种无奈充斥着整个社会。



市民冷静对待逆转

早稻田大学产业经营研究所教授木下俊彦谈到中日GDP逆转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2007年还1美元兑换120日元,现在过了90日元大关,汇率在两年时间内上升了30日元(25%)。从感觉上说,中国GDP早在几年前就超过了日本。”不看汇率,500亿美元在5万亿GDP中也就占1%,日本满打满算,GDP的增长值为0.4%,和中国的8%前后比起来,只有1/20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已成为必然,所以日本有了一种GDP世界第二的位子一旦丧失便永远不能夺回的感觉。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日本普通国民的日常生活。当记者们走出内阁府时,看到霞之关大街上行走的人,依旧是西装革履,要是说和几年前有哪些不同的话,那就是带领带的人少了,包括政治家在内,到了夏天就不再打领带了,这样能让室内的温度高一些,算是回应了节能环保的呼吁。到了这个季节,晚上下班后去酒馆喝的啤酒,则越发地让人感到爽快,把一扎啤酒倒进胃中,似乎全天的疲劳、对酷热的不适都消除了。记者们相信,这样的生活今后也能持续下去。


16日晚上,酒馆电视里不时传来内阁府最新调查结果的消息。大多数人没有太认真地去听这个新闻。“不会因为中国GDP超越了日本,日本人的生活就会发生哪些变化。”东京一位姓马场的公司职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我是1968年大学毕业进入企业工作的,到2008年我从企业退下来,我工作期间日本一直在世界上保持着GDP规模第二的地位。我退休时对公司里的职员说,我们这一代保卫了日本GDP世界第二的地位,下面看你们的了。”平田信彦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了他退休时对公司同事们的一席话。平田先生从2000年开始在中国工作了6年,中国的发展让他两次感觉到了国家在蒸蒸日上时的气势。在大多数日本人想都没有想过中国GDP会超越日本的时候,2008年平田已经清楚地感觉到了中国有可能在不久就超越日本。


42年过去了,应该好好表扬日本。虽然日本经济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失落了十年以后,失落还在持续,但毕竟日本有了全民皆有的健康保险,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养老保险金,经济上的失落,并没有带来社会的震荡。”平田接着说。他的视点超过了普通日本人,看到的是日本社会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建设了具有超级稳定特点的社会体制。


日本是在GDP规模成为世界第二的过程中,实现了丰衣足食,而且具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让这种丰衣足食能持续下去的能力。虽然贫富悬殊问题在这个国家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但毕竟这里基本上没有食不果腹的人。在保卫GDP规模世界第二的过程中,日本实现了这点。

不断进行设备投资的时代

在大学里讲授日本经济论四十余年的井村喜代子教授,在谈到日本经济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走向经济大国的过程时,特别强调的是日本在60年代到70年代的设备投资。“这段时期,日本的大型设备投资及劳动生产效率的飞跃提升,奠定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基础。”井村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直能比其他国家在设备投资上做得更大更快,是日本在经济上四十余年来稳坐世界第二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设备投资是在完全驱除旧的生产手段的方式进行的。“从六十年代开始,我们就经常到生产一线去看日本的投资状况。日本生产钢铁的高炉在1964年容积达到2000立方米后,到了69年已经达到3000立方米,很快就在71年实现了4000立方米的规模。一个钢铁厂大型化以后,其他厂家也跟着大型化,小型钢铁厂被迅速淘汰。”井村教授说。那个时代,日本钢铁厂的炼钢转炉也30吨渐渐发展到了300吨,大型连铸机被全盘引进到了所有钢铁厂。


不仅钢铁是这样,当时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站在日本建设了起来,东京电力公司在横须贺建造的火力发电厂就是其中的一个,其发电量能达到263万千瓦。造船业建造的船舶开始从30万到50万吨,很快就发展到了100万吨级。


重工部门发生了革新性变化后,消费需要紧紧跟上。汽车就是在60年代末期开始在日本走向普及阶段的。已经退休的田村孝行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1964年东京主办奥运会时,已经有不少人拥有了一台自己的轿车,但那些人毕竟是岁数比我大,地位比我高。到了七十年代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周围差不多的人就已经都买了车了。”当然那个时候大家都买日本国产车,“看到街上到处是车,小区里停满了车,人就会很高兴,觉得有人气,生活水平在提升。”田村说。


各种家用电器开始占领日本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落。1945年前,大城市晚上为了防止美军轰炸,要实行灯火管制。战后可以每天开灯,已经让日本人感到了生活的巨大变化。到了60年代,不仅能洗上澡,而且有了种种家电。“我们小时候,家里除了有一张吃饭读书用的小桌子外,是没有其他家具的。不像现在,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应有尽有。”田村说。


是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之后,在国内迅速营造了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消化了投资出的产品制造能力,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才得以回收,日本产业才能走向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亿“总中产”

在过去的42年中,日本人最引以自豪的是他们建设了一个全民“总中产”(也叫做一亿“总中产”,因为日本有一亿人口)的国家。


1979年,大平正芳当选为内阁首相,照例是要有一个回答记者提问的时间。记者的提问大都在日本政治、经济方面,偶尔也会提一些关于首相个人的问题。
有记者问:“大平先生现在是一国的首相了,您怎么看待自己的经济地位?”


“我觉得自己也是个中产阶层的人。”大平首相脸上浮出了微笑,有板有眼地说。下面的记者共同会心地笑了。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产成了日本最普通也最能获得支持的一个词。说自己中产既是求得共鸣的最好方式,也多少显示出了日本特有的自豪。这和后来80年代出现的土地价格飙升,一部分开始占有大量的不动产成为豪富,和再后来出现的IT暴发户,那种在东京市中心盖一座只供自己一家人住,面积却要有上百亩的情况大为不同。


日本人是如何建设和享受“中产”的呢?


    议会中,在野的社会党和共产党等不断向执政的自民党发起猛烈的攻击,说他们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各个方面出台的政策不利,随时要取而代之。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也让自民党不得不注意社会福利体制的建设。


中小学9年义务教育在战后已经普及。日本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就是免费教育,本来全年的学费、书本费只相当于普通工作人员几天的工资,对于收入少,纳税少的人则是全部免费。日本说的义务,更多的是指家长必须让自己的适龄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的义务,如果孩子没有去学习,法院将会追究家长的责任。


高中的费用同样不高。众多的大学生是靠勤工俭学来上大学的。“我们的邻国正在搞政治运动,我们这些大学生听说后,也开始谋划日本文化大革命。大学准备提升学费的时候,我们全校学生行动了起来,共同反对提高学费。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很少有学校敢单方面涨学费的。不像现在,大学说涨就涨了。”已经是一家上市企业的总裁森协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日本早在1961年就已经设置了“国民皆保险”制度,保险的费用与个人的收入挂钩。收入高的人,缴费高,收入低的人只需交纳相当于普通人打几个小时工的工钱。看病报销,缴费高的人报销的比率也高;缴费少的人,通常只报销30%。日本医疗费极为昂贵,从中国到日本听说那里的医疗费后不住地咋舌,但日本人照样看病,很少听说因为没钱而看不起病的。


日本最不成功的可能是他们的住房政策。“总中产”日本人,不论在东京还是乡下,其标准是有一套二层小楼。于是人们看到的是轻轨走上几十公里都是连绵不断的二层住宅,楼宇楼之间缺少绿地,公路两旁没有树木,从高出向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望去,下面的住房如同碎片。走近看时,虽然外表精巧,但大都是使用寿命三、四十年的廉价房子。国营的住宅不是没有,而是在民间鼓吹“官不得压民”的时候,大多数场合其房租价格要高出民间,这样给民间留足了赚钱的余地。

技术开发的停滞与日元汇率翻番

井村喜代子教授认为,“尽管在80年代日本进行了微电(ME)方面的投资,让日本家电迅速占领了世界主要市场,但80年代后期,随着股价、房地产价格的膨胀,日本的技术革新停滞、设备投资效率低下,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从公寓的价格看,1975年一套普通公寓的价格相当于普通人4.7年的收入,但到了1990年已经上升到相当于8年的收入。房地产的利润要大大超过其他产业,日本的产业投资虽然依然在进行着,但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锐气。”井村教授说。


日本技术开发及新产品推广的速度在90年代已经开始下滑。地价及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让日本企业从90年代开始逐步向外转移。尽管在80年代也有去欧洲、美国建厂的情况,但主要是为了那里的市场,而90年代日本企业大举涉足国外,是为了转移生产基地。彩电生产是日本企业的强项,但到了1993年,日本出口的彩电为328万台,而进口的则有366万台。随着生产向国外的转移,靠产业拉动的GDP规模,从1993年前后开始停滞。


1993年日本GDP规模在4.8万亿美元,其后的17年中,虽然也有超过5万亿的时候,但基本上被固定在5万亿美元上下,完全没有了1977年突破1万亿美元,接着在80年进入到2.4万亿、843万亿、894万亿的态势。从77年到89年的十多年时间,日本GDP实现了翻两番,其后则是长期停滞。


但是这期间,日本GDP维持了世界第二的规模,这与日元升值有着很大的关系。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产业升级要大大超过欧美,日本经济发展形势也要好于其他国家,这带来了80年代以后日元汇率的一路飙升。“日元在1985年以后从250日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了86年的150日元,接着又在1994年前后进入到了100日元,虽然以后也有日元汇率下跌的情况,但总的来说日元汇率比85年上升了至少1倍。”日本银行职员露口洋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日元汇率在85年广场协议后的一路飙升,而且能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汇率水平上,是日本GDP规模长期稳坐世界第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说日本GDP世界第二是由日本产业做出来的,那么以后维持世界第二,更多的是靠了日元汇率的翻番。在高汇率的支持下,日本劳动生产效率虽然逐年下跌,但日本国家能充分利用汇率带来的有利条件,维持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日本本身也开始从产业国家向资本大国做了调整。从日本银行发布的数字可以看出,从2005年开始,日本靠资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取的利益超过产品贸易,这个趋势到现在都一直维持着。

缺少企业家的国度

在基本实现了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人人有保障以后,良好的社会条件开始让日本变得“内向”。


《产经新闻》等日本报纸,喜欢把日本的邻国描绘成坐在火山口上的国家,靠这些来凸显日本的平和、稳定。一位三次来中国赴任的日本官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机关,想找几个肯到外国工作的人都非常的困难。并不是语言问题,是很多官员对去外国工作没有兴趣,不愿意到外国去。结果是我这样的人要来反复来中国工作。”


去美国会不会好一些?情况同样很糟糕。美国哈佛大学应该是很不错的学校,但是2010年仅招收到了5名日本留学生,同一时期招收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为463人,韩国也有314人。“很多人对上哈佛都没有兴趣了。过去官员们会十分愿意去美国读书的。”上述日本官员说。


815,日本产业能率大学做了一项调查,在问到40018-26岁刚刚进企业工作的人是否愿意去外国工作时,49.0%的人立即回答:“不愿意。”可以挑选国家的话,24.0%的人表示可以考虑。


在日本上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大企业,一生在一家企业里工作,最后在日本安度晚年,这些成了日本大多数人的毫无兴奋点的“梦”。2010年年初,野村综合研究所对1万名工薪阶层的人做了调查,在回答“你是愿意在大企业里工作一生,还是在有很好的条件时自己创业?”这个问题时,20岁的人只有27%表示可以考虑创业,30岁的人也只有39%的人选择了创业。


在日本经济从复兴走向繁荣,拿下世界第二把交椅时,曾经有诸多的日本企业家脱颖而出,但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已经很少能够找到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本企业家了。不仅是企业家,在媒体特别发达的日本,我们也很难举出一位记者、专栏作家的名字;在有上千所大学的日本,基本上没有哪位学者能让其理论在中国的日本学专家之外流传。


当日本就要交出其GDP世界第二的位子时,也许发现这42年日本构筑了稳定的物质社会基础,而其精神文化则需要跨越“内向”,在今后的国际社会中逐步构筑。
文:陈言 转自:http://blog.qq.com/qzone/622007939/1282882507.htm?pgv_ref=ai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28 09:36:12
中国的GDP本来就很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09:36:31
但是中国的人均GDP就不怎么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8 09:51:11
GDP很强大,但老百姓还是不富裕。相对CPI和房子,感觉越过越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7 20:5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7 20:54: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