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动了谁的奶酪?
顶不住铺天盖地的好评狂潮,俺也去电影院洒了几十大洋,消费了一把美国大片,继续谋杀了眼神一番。可惜买到了靠路边的位置,地板上台阶上的指示灯发出刺眼的绿光,总在提醒俺身在人间。这好比胡歌在《神话》中穿越一般,总在现实与幻境之间切换,一不小心就会人格分裂。
《阿凡达》何尝不是一部穿越篇呢?美国残疾大兵在灰暗的任务+人类主体性+后现代社会生活+富有煽动性的领导+未来支票(健康),和线条分明,外貌俊朗的外星肌肉男+有爱情滋润+原始性冲动+活在当下之间进行持续穿越。穿越的结果非常明显,那就是肌肉+爱情+原始+这一刻,甚至还有巫术和异神崇拜,彻底(从第一时刻开始:还记得阿凡达初次奔跑的小鹿乱窜了吗?——明显是长久压抑冲动,长久压力冲动之后……残疾了不压不行啊……突然吃了蓝色小药丸的活灵活现)战胜了现代文明+高级趣味+星球和种族(这个在国家民族之上了吧)认同,长久以来的理想、信仰和文化洗脑一败涂地。20多少年的那个社会伦理、文明教育明显敌不过肾上腺素和雄性荷尔蒙的蓬勃分泌。一切的人类道德都比不上感官刺激的快感(骑外星马、骑外星大马、骑外星龙、骑外星大龙、泡外星美女,当外星英雄)。唉?残疾大兵班上的党支部书记和班主任,还有那个中年妇女的教导主任都干嘛去了呀?
这扯不扯啊~~,这不乱套了吗?即使纯洁地如小白一般的我,也知道荷尔蒙不是那么靠得住的东东,那明显是一切旧社会的低级趣味。这个社会的组织体系,伦理道德和行为逻辑是由前面的那些东西支撑嘀。——工作、任务、领导、文化、现代生活精神、民族国家认同感、组织体系,这些才是支撑起现代文明的基石。要是人人都和阿凡达一般,在快感,以及害怕失去快感的不安全的支配下,损坏摄像头,损坏机器设备,破坏采矿企业的生产,并且对领导人大打出手的话,那人类经过几千年自相残杀,自我膨胀和自我鄙视之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逻辑,还有道德遮羞布就荡然无存了。——嗯,这片子是大大地大毒草!是死啦死啦地和人民大众对着干!
果然,阿凡达一出来,美国就有人受不了了。谁啊?你猜?嗯……再猜猜……。其实这个很容易猜,想想看,谁最要组织逻辑,谁天天把脑袋拿出来,用浆糊洗过再放回去?……那当然就是军队了。美国的右派(注意:为什么是右呢?)又跳出来!说阿凡达这个片子是反美军、反美国、反人类滴!(您瞧这高度,咱们七零年代互相大送帽子的时候都没达到)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反攻倒算!是那啥那啥滴!
嘿嘿,当然也有人偷着乐呀!谁呀?最乐当然好莱坞呀?好莱坞是个啥,当然是声色犬马、醉生梦死、感官刺激的大本营了。那帮人天天烧钱,天天捞钱,仿佛票子不是劳动人民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体现一般。说实话,好莱坞也就是个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凡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凡是体现资本主义不先进文化方向的,都是好莱坞文化前进滴方向!关键是人民群众喜欢个啥呀?天天在组织内受够了领导的气,受够了团支部书记说教的气——你倒是说说晚饭怎么解决啊,嗯,实在点!回家受够了老婆(家庭组织领导)搓衣板的气!这些人民大众呢,我最亲爱的同胞们,咱们想干嘛哩?当然是要快感、快感,在荷尔蒙分泌下的超快感了!就是要浑身抹着“爱老虎油”,举着一盏“弗瑞灯”,勇往直前超快感了。——这就是美国的自由主义(左派)。要快感就好啊,是看了电影有,大电影还是小电影没关系,还是抽了烟、喝了酒、听了歌,嗑了药,没关系。尤其是当右派,也就是保守派太不像话的时候,自由主义们就要快感没关系!嗯,什么克林顿、小布什、布莱尔、奥巴马,年轻的时候,都曾经是这样的货色,他们中派对王子的有,玩朋克乐队的有,酗酒的有,嗑药的也有……
到了五十来岁,想想一辈子感官刺激也不是个事啊?尤其是人老色衰,肌肉松弛,内分泌失调的时光了。就回家洗了澡,洗掉一身的酒气,刮掉胡子……纹身还在。啥还有刺激?比感官还刺激?——这就是社会人想要的刺激了。嗯,那就是矜持!嗯,人类的矜持。就那些东西了,什么信仰啦,你还别管是在哪个文明元素下的信仰;等级啦,你还别管是啥等级,能产生优越感就是等级中的战斗鸡;还有自尊啦,你还别管什么自尊,只要能打心眼里去开始鄙视别人,觉得自已比别人不同的就是好自尊;还有自卑啊……自卑也有快感啊!嗯,我以前以为没有,后来发现这个确实有,真的可以有!有些人就是享受着被人管,没人鄙视,感到羞耻,感到卑微,享受这个啊,没这个活不了啊!俺也是花了好久才想明白——自卑是产生安全感,产生自我保护层,从而割裂丛林社会的一个途径。
嗯,这些东西的快感强烈,而且不用荷尔蒙刺激,不受臭皮囊的限制!甚至登峰造极的可以完全脱离这个低级趣味的现实世界。比如有人就幻想自己是玉皇大帝的什么人,从而产生优越和安全感。责任感啦、家庭啦、宗教啦、组织啦、国家啦、民族啦、领导啦、被领导啦、文化啦、道德啦,除了约束人、团结人,从而为一些人服务(马科斯告诉我们滴……)外,还能让人有快感!而且这种快感是不依赖于荷尔蒙,不用多消耗社会物资,可以实现自我循环和自我增值的快感!
有人接受了宗教和爱国主义的洗礼,产生了强烈的传教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是在享受这个快感啊,就对那些天天躺在广场上吹牛抽大麻的人看不过眼,希望能一棍子打死那些人。前面的人就是右派,保守派;后面的就是自由派,左派。自由派一看不行啊,保守派天天送不爱国、无组织无纪律的帽子过来,不送点礼过去不行啊。嗯嗯,帽子要再大一点,国家不够了,嗯,全人类吧,啊,人类也不够了,那就地球吧,什么破坏环境保护啊,全球气候变暖啊,虐杀小动物啊,地区主义,单边主义啊,送过去!
到这,大概知道《阿凡达》是个啥了吧,谁谁谁不开心了吧。果然给人骂,果然给人夸。其实美国的保守派以前也利用电影去骂人的,去年的《变形金刚》就是那种货色。美国保守派拍电影搞宣传一直都比自由主义好。别看好莱坞自由派冠盖云集,但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拍过有影响力的自由主义电影,倒是宣传组织纪律、宗教价值的电影一部一部卖座,这也说明了美国人总体上还是虔诚的教徒,这也说明了文明社会带来的快感要远远超过感官刺激。《阿凡达》横空出世,自由主义者终于扬眉吐气,这和奥巴马作为左派的总统上台有没有关系不晓得。反正保守派小布什(注意:年轻时候的严重酒精中毒者,投向了保守派)在台上的时候,好莱坞有钱出钱,没钱捧人场,群策群力辱骂国家领袖。实在是着急了,捕风捉影拍了部《华氏九一一》。结果这么样?小布什还在台上。可见,电影吧,效用吧,文化吧,别太在意,那个是主导,那个是反作用还弄不清呢。就别拿了鸡毛做令箭,看了《阿凡达》就当自己是个现代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