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卫生经济学
3894 2
2010-08-31
注意用眼卫生要做到“二要二不要”:
(l)二要:1、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
体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2、连续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
处眺望—会。(2)二不要:1、不要在光线太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2、不要躺
着、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看电视应注意卫生:
1、每次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连续看电视 l小时后,应起来活动5~10分钟;2、观
看者应离电视屏幕2米以上;3、电视机安放高度应与观看者坐时的眼睛高度相一致;
4、室内最好开一盏3~8瓦的小灯,以减轻屏幕与周围黑暗的强烈对比,这对避免眼睛
疲劳有好处。


预防近视:
1、注意用眼卫生;2、坚持做眼保健操;3、劳逸结合,睡眠充足;4、注意营养,加
强锻炼,增强体质;5、定期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


沙眼是什么引起的?
沙眼是由一种比细菌小、病毒大的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


怎样预防沙眼?
1、注意手的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2、用脏手、脏物揉眼睛;3、毛中、脸盆一
人专用;4、经常洗晒毛巾、手帕;5、家中有人患沙眼要及时治疗,防止相互传染。


什么是流行性结膜炎?
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传染性极强,
常引起流行或大流行。


怎样预防红眼病?
1、勤用流水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帕;2、不用手揉眼睛;3、红眼病流行时
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不要去游泳,以减少感染机会;4、家里有红眼病人要及时隔
离治疗。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他们的症状为“眼干涩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视物模糊”。这类病人的职业大多是计算机操作人员、文字编辑、美术工作者、教师及刺绣工人等。随着电脑在工作、生活中的普及,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他们的症状并不是病理变化所引起,而是由于用眼不当所致。  

  目不转睛害处多  

  长时间“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对眼睛的危害是极大的。首先,神经高度紧张会使眼睛发胀,视神经功能慢性减退;再者,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促使轴性近视的发展;另外,就是眨眼动作的减少,使眼球缺乏润滑和保护作用。据统计,人正常的眨眼数为每分钟15次左右,在神情专注的时候,只有2~3次,这就使眼表面的泪液蒸发过多,而来不及得到及时的补充,久之则引起眼球表面的炎症。  

  这样的病人,早期检查结果往往查不出什么病,但长此以往,便可能失去健康的眼睛。对于青少年来说,长期近距离使用电脑会引起调节痉挛而看不清远处,继而造成真性近视等。而对于45岁以上的人来说,因为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出现老花、近距离视物疲劳,并且不能持久,如果长期注视电脑会使疲劳症状加重,还可能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  

  劳逸结合防眼病  

  要预防或消除这种情况,日常应注意对眼睛的呵护,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定时休息。如每看书或使用电脑2小时要休息10~15分钟,此时可远眺窗外景观,或转动眼球、做眼保健操等,只要不集中在近距离用眼,都有休息效果。  

  其次,注意滋润眼睛,多眨眼。用电脑时,最好保持15至20度的下视角,这样有助于减少眼球暴露的面积,以减少眼球表面水分蒸发。避免工作座位在空调出风口处,还可以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增加周围湿度。  

  经常锻炼。建议进行球类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高尔夫球等,当眼球追随目标时,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眼疲劳。  

  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坚果类食物。要多吃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避免偏食,控制甜食。因为代谢糖分时,须依靠维生素B1,糖分若摄取过多,将会造成维生素B1的不足,而容易罹患视神经炎。多吃坚果类食物,多咀嚼,能加强眼部肌肉活动,增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疲劳。  

  眼局部进行热敷、药熏、理疗、针灸等。可以滴一些润滑眼球、缓解眼疲劳的眼药水,如珍珠明目液、珍视明、艾唯多眼药水、人工泪液等。中医眼科认为,视物日久,导致疲劳过度,或肾阴不足,津液短少,肝血虚损,内有郁热。故可内服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养血安神片、逍遥丸等。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辨证论治。  

  定期体检,发现眼病尽早治疗。如有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要在医生指导下戴镜矫正。眼胀痛、流泪等症状明显时,应及时排除青光眼、角结膜炎等眼病。  

  古人护眼有妙招  

  祖国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将“目不劳,心不惑”,“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作为重要的养生明目手段。古人养目护眼的方法也是很有效果的,不妨坚持一试。  

  闭目放松法  

  静心闭目片刻,以两掌轻捂双眼,两肘支撑在桌子边沿,全身肌肉尽量放松,30秒钟后,睁眼闪眨多次。每日做3~5次。此法能明显改善视力,特别适用于经常阅读和写作的中老年人。  

  入静养目法  

  端坐,全身放松,眼微闭,双手放在膝头,心中反复意想: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静想15分钟,然后慢慢睁开眼睛,深吸三口气,气沉下丹田。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远眺按摩法  

  每日晨起,在空气新鲜处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次,然后突然睁眼,极目远眺;平静端立,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复5次;用洁净的两手中指由鼻梁两侧内角鼻凹处开始,从上到下环形按摩眼眶,然后眨动20次。  

  转动眼球法  

  坐在床边或椅上,双目向左转5圈,平视前方片刻,再向右转5圈。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31 10:36:39

首先:对幼儿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养成正确地握笔姿势:手离笔尖一寸,否则无法保证眼离书本30厘米的要求,长期弯腰低头,还会引起脊柱的变形。一旦养成不良习惯,上学后很难改正。另外,桌椅比例高低要合适。而写字时书本过于靠近桌沿,趴在桌上看书写字,都可造成近视眼。


注意用眼卫生:做到三要、三不要。三要是: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做到“三个一”(一尺、一拳、一寸),写字时笔杆和练习本应成60度角;讲究姿势,“读必坐”、“写必正”;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三不要是:不要在直射的阳光下或灰暗的灯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具体措施有哪些?

1.  人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荧光屏斜对角线长度5倍以上或3米以上
2.  看电视时要有环境灯光,幼儿看电视持续时间也不能超过一小时。

3.  少玩游戏机,上网切忌痴迷
5.  不写过小过密的字,以免看字过近,增加眼的调节

6.  教室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桌椅高低要适宜,教室大小适宜,黑板的距离要适中,不能近于2米,远不能超过6米,学习时眼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黑板不要反光,所用印刷品字迹要清楚,对比要鲜明,学生座位前、后、左、右要定期调换。
7.  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
8.  建立眼保健操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9. 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巴眼睛,感到眼疲劳时,应用手揉揉眼睛或闭目半分钟,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
10.  保证充分全面营养,纠正偏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建议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羊肝、猪肝、鸡蛋、牛奶、胡萝卜、蔬菜等。
11.  每天做眼保健操,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和调节状态
12.  坚持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经常进行远眺,或者坚持做眼球操。每日3—4次,每次起码要五到十分钟。
13.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生必须保证充分的睡眠。
14.  屈光不正者要佩戴合格、合适的眼镜
15.  高度近视者不要做剧烈活动,忌暴怒,以防止视网膜脱离

16. 必须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保持眼睛周围清洁。


造成近视眼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1过近距离用眼:青少年在读书或写字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使头部距离书本太近,养成过近距离用眼的不良习惯,因此读书时往往喜欢扭着身子歪着头,不但姿势歪斜,视距过近,而且眼睛与书本的角度也不正;有的虽然身子正了,但写起字来练习本不正,总爱斜着写字,还有的手握笔杆离笔尖太近,或用铅笔时笔心用的过细,字体写的又细又小,这些都会使调节异常紧张,而促使近视形成。
2:连续用眼时间过长:很多学生在得到一本喜爱的小说或为了完成作业,尤其准备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时,往往捧着书本不放,总想一口气看下去,连续看几个小时不休息,甚至走路、乘车或吃饭时也看;还有的习惯躺在床上看书,直到深夜很晚看得眼睛发酸,还舍不得把书放下。这样疲劳不堪,不但使眼睛负担过重,影响视力,发生近视,也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3:观看电视方法不当:观看电视的时间普遍延长,尤其是学生,白天在学校用眼已经很紧张,晚上回家还经常无节制的看电视,玩游戏机,往往连续看2-3个小时之久,有的看完电视还继续做课外作业到深夜,使眼睛日夜处于紧张状态;还有的距离电视机屏幕过近,室内光线明暗不均,这些都会增加眼睛的疲劳,也是容易诱发近视的重要因素。
根据调查资料,由于以上这些不良用眼习惯而形成近视眼的为数很多,占70%以上。因此对于青少年,特别是有遗传因素的,更应该避免不利的环境因素,改正不良习惯,注意用眼卫生,才能防止近视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

视疲劳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视觉的“亚健康”问题。许多人的眼睛并没有明显器质性损害,但却影响平时的生活质量。青少年学生、职场白领、司机、科研人员、中老年人以及职业需要的精细用眼人群等,出现了视疲劳。视疲劳并非独立的眼病,它是器质性、功能性与精神性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故又称为:眼疲劳综合症状。
       一、视疲劳的主要表现:眼球和眼眶周围的 不适或疼痛感,鼻根部或颞部的酸涨感,怕光、流泪、视物双像等。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盗汗、面色苍白、心动徐缓、颈部肌肉紧张、肩部酸痛等全身症状,并常有精神萎缩、嗜睡或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临床上对视疲劳的诊断主要有四个标准:
     1) 患者出现暂时性记忆力减退或复视。
     2) 眼部疲倦,灼热感,发痒,干涩不适及胀痛。
     3) 眼部常有反射性充血,结膜轻度充血,多累,硷缘红肿糜烂等。
     4) 反射性头痛或其他类似神经衰退症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4 16:08:5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