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4678 1
2010-08-31
在学习经济学的课程当中经常碰到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流派,初次接触之时总有突兀之感。各流派的渊源和相互联系无法搞清,先后顺序常有颠倒之误,经济学家的学说或其所属流派也时常张冠李戴。故此之际,则有读一本经济思想史用以理顺乾坤所需。此版经济思想史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的邸晓燕翻译Stanley L. Brue & Randy R. Grant所著。阅读的过程中我将章节主要内容和部分随感记录成笔记,另有每章的感悟以为此记。
启阅此书,第一个所想的问题便是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的区别。正如前沿,我没读过经济思想史,抑或经济史。以我当前的理解,经济思想史便是描述经济学流派的先后,其中经济学家思想的演变,最终形成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进化过程,属于经济理论实践的层面;经济史是研究某一经济体其经济状况特别是经济政策的演变,属于经济实际实践的层面。第二个需要考虑的是,在书中以公元1500年的欧洲为经济思想史的起点是否合理。对这个问题的首要回答是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其他地方,特别是文明古国——中国的先秦朦胧的经济思想为起点。难道这仅仅是西方学者对于世界偏见的反映吗?这也未必,从历史进程过程来看,经济活动的普遍联系和贸易的广泛发展,尤其是全球贸易的进行,应该是从欧洲所谓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中国固然长时间处于行政统一,幅员辽阔的条件下,全国的经济联系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大不相同,但全国性的贸易应该看来只有到了近代,特别是在洋务运动以后才出现。古代中国经济的的联系,不是商业贸易的联系,在全国范围看来,应该是财政联系,即地方向中央缴纳税费和中央向地方财政补助为主。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长时间处于世界前列,经济体庞大,然则不成体系。这样也就没有系统的经济思想产生,只有部分道德哲学家的只言片语,现代经济思想不产生于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欧洲在1500年以前的情况。
书的前边有一幅“经济思想的时间序列表”图,其中描述了经济学各流派的产生时间以及其继承关系。这就涉及了经济思想的变革问题。从前我认为社会包括经济思想的界线是分明的,比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他们的差别是明显的并且是决裂的而基本没有共同点。现在看来当时的思想史不全面的和单纯的。之所以不全面,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社会划分中的“殊相”中孕育着“共相”;之所以单纯,则在于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沿袭,从古至今实为一体,不应该因为人为地划分而在思想上将这个整体割裂。划分只是为研究问题的便利,比如上述社会形态的划分,应该是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范畴,并不能将其超出这一界限而应用到任何领域。经济思想是同一的,但不是统一的。其同一于人类最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尽量优化社会经济制度安排从而为全民谋福祉;但它没有统一的思想和结论,每一个学派是批判继承先人的遗思,即使学派内部不同人物甚至个人的不同阶段对经济思想也没有统一的认识。
作者于书中发凡举例,以五个问题统筹每一学派的经济思想。第一个问题是:这个学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古语道“时势造英雄”,以我的理解在当代我们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下,因为不全面的对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对物质决定意识的扭曲理解,往往形成历史决定论的傀儡。历史背景对于经济思想的形成却有促进作用,例如,如果没有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主义或许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我们绝不能说大萧条必然产生凯恩斯主义。思想固有保守性,它不会轻易屈从于别的思想的攻击,却要屈从于它难以应付的环境的冲击。这也表明环境对新思想的形成却有“助产婆”的作用。同时科学理论内部的原因,例如人们对于尚未解决悖论的探索和解决也是新思想的重要来源。第二个问题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信条是什么?这是对该学派主要思想的概述,是我们把握该学派的特点及其与其他学派差别的关键。第三个问题是这个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利?这是将学派利益集团倾向的问题,应该说哪个利益集团的力量强大则其经济思想应为当时的正统思想,并且在这些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经济政策也是为该集团谋利益的。第四个问题是这个学派当时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效、有用或正确的理论体系的?这是将该思想学派的形成发展问题。第五个问题是这个学派的哪些信条具有长远的影响?在思想同一的前提下,我认为只要其约束恰当,那么哪些先前的信条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
马克·布劳格曰:“对过去的作者的傲慢藐视当然是一种危险——但过多相信就成为祖先崇拜了。”,古语亦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先辈们毕竟是在他们当时的条件和认识下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其历史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刚读完的一本《<资本论>研究(卷一)》中这种感觉是再明显不过了。先辈生活的历史条件业已不存,其众多言论观点也失其现实意义,然则其思想光辉熠然照耀着我们学术研究之路。他们核心观点在当代条件下的重新阐发不仅对于理论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指导着我们新的实践。
最后借作者的话谈一下研究经济理论的价值。除了获得个人利益之外。“这种研究可以让我们理解经济是如何运转的;就是说,什么使它凝聚在一起并发挥作用?其次,经济理论帮助社会达到它自己选择的目标。依靠经济学知识,社会以更快的进步实现经济目标。”研究经济思想史可以增强人们对当代经济思想的理解:可以通过多个世纪中经济学家所作的大量分析和证明给不可靠的概括性推论提供精密的检验;可以理解和观察我们的过去、正在变化的思想和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2010年8月30日          于崂山青科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11 10:46:31
1# 熊肉

读《经济思想史》二

在欧洲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产生了第一个系统的经济学流派“重商主义学派”。重商主义是否正如其名所示是以商业为重呢?我看这应当是一个比较历史概念,是相对于封建割据和轻商思想而产生的。如果将其与当前的商业思想进行对比,那恐怕不可同日而语。这里不禁要联想到中国的重农轻商的思想,也与后面的重农主义学派相呼应。中国的历史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农业生产一直是统治阶级及其重视的,成为其统治的基础和财富、地位的象征。在史书中常以良田和粮食的多少为国家盛衰的标志。农业因其与人类生存的直接相关性而得到重视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商业的发展也应受到重视呢?古代传统上认为商业是不具有生产性的,是投机与不劳而获的代名词。怎样能够打破这种观念,也是解释重商主义产生的必然之路。首先,城市的产生是国内贸易繁荣的基础。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人们文明与需求的提升,互相交换余缺成为一种天然的关系。城市本身在工业产生以前从狭义上来说它是不具有生产性的,它所需要的一切产品都需要从外部获得,当然它本身有它的职能——提供服务或者交易的场所。城市必须有其自身的增长机能,即脱离农业劳动而专门从事贸易服务的商人的不断积聚,才能维持和拓展城市的职能,从而形成全国或全球性的城市。在欧洲产生重商主义而中国却没有出现这正与欧洲城市基本上以商业职能为主而中国城市则以行政职能为主所产生的“有城无市”相契合。其次,国际贸易的广泛进行加速了时重商主义思想的产生。国际贸易是扩大了的国内贸易,其与世界性货币,即金银的广泛使用和认同为基础。国际贸易又涉及到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问题。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条件下政府或统治集团贵族成员的支持是必要的,不管是郑和的偶然性国际贸易还是葡萄牙、西班牙及后来其他西欧国家的殖民贸易都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在民族主义的旗号下、以军国主义实力为支撑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商人地位的变化也促进了重商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
    重商主义思想的主要原则有“1、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2、民族主义;3、对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材料免征关税,对本国能生产的制成品和原材料实行保护,并严格限制原材料出口;4、殖民地化和殖民地贸易垄断;5、反对影响商品流通的国内费用、税收和其他限制;6、强大的中央政府;7、数量众多且努力工作的人口的重要性”。经济思想的继承性表明前人的思想在我们当今社会经济中都也以找到原型纵使已显陈旧和黯淡。如果用现在的思想来理解前人的观点,则必然产生对前人的偏鄙,但又很难体会当时的情况而进行深入准确的理解。那只好以我现有的知识水平即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进行理解。在金银已仅仅成为商品的当前条件下,它们应该在我们的观念里还是财富的重要形式,很多人仍然把持有金银当做最安全的财富持有方式。民族主义是在国际、族际交往中一直存在的利益原则,它对于形成民族的竞争优势是有一定帮助的。关税政策也依然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调节利益分配的机制。殖民主义应经随着时代的发展披上了伪善和友好的外衣,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原则,应该说当前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技术对原材料的垄断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在比较文明的国家,国内商品的流通障碍和诸侯经济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中央政府的力量从全球来看至少从与市场的关系来看越来越强了。重商主义者要求儿童从少年的时候就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是不堪设想的,而现在努力工作的人口比例应该与以前没有多大的变化。
   “重商主义显然对商业资本家、国王和政府官员有利”
    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曼(Thomas Mun);杰拉德·马里尼斯(Gerard Malynes);查尔斯·戴维南特(Charles Davenant);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Jean Baptiste Colbert);威廉·配第爵士(Sir William Petty)。他们主要是商人和政府官员。
    对重商主义的学习要注意以下问题:
    重商主义者的思想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的经济学体系。他们学派内部也经常有不同的见解,很显然他们的政治见解和政策也有差异。
   重商主义又被称为重金主义者,他们强调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强调出口以换取别国金银,规范进口而让金银流出的重要性。殖民地是当时重要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这为金银的积累提供了重要的贸易形式。军国主义或战争是建立殖民地的重要方式。国内的大量工作人口是进行生产和金银积累的重要保障,自由的国内贸易和国家授权的垄断形成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重商主义者赞成拥有大量的人口和低工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减少人们的懒惰,增加人们对财富的积累。在工资效应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上,他们认为收入效应是明显的,配第认为人口多寡管理费用相差无几而人口多的财富增加效应是明显的。
   重商主义又商品的恐惧症,他们害怕从外国进口商品而让金银外流,这与他们赞成国内商品的自由流通是并行不悖的。这种限制将使拥有出口特权的集团受益,而国内对于低价国外商品有需求的消费者将受损。
                                             2010年9月1日   于崂山青科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