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67 5
2010-09-01
有云: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是什么意思呢?  

1)  
解之一  
感性视野,理性视野,真实视野。  

感性视野  
当我们以为感性观看世界:山是山,水是水。如此而已。  

理性视野  
当我们以为理性观看世界:产生一切思想认识,一切理论产生,一切可以形成语言文字,外在图形等等为载体形式的人类之间交流的纷争,实践的纷争,  
由此产生,那山不是山,那水也不是水。各说各的道理。  


真实视野  
当我们的理性视野可以和感性视野达到统一,彼此和(摆渡)谐验证,适应。就是我们的真实视野。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大家都在同一世界,万法归一。  
那山还是那山,那水还是那水。  

2)  
解之二  
那么人会在三境界中彼此分离吗?  
什么意思呢?  
换句话说:人会只停留在某一境界中吗?  

答:不会。  
   人同时在这三个境界中。  

如何理解?  
人之所以出现纷争,是因为三视野不重合。  
一般而言是理性视野超越了真实视野。  
换句话说:就是其理智能力超越了其实践检验的能力。  

而人之所以,可以产生彼此认同,就是因为真实视野有重合的部分,所以彼此认同。这也是人言中必有真实的所来。  

人类的智慧在感性视野的基础上,产生理性视野,可以引导人类的实践范围的拓展,从而使得感性视野也得以拓展,使得真实视野得到拓展。实践世界的能力加强。  

由此我们划分出三种能力  
感性能力-------感性视野  
理性能力-------理性视野  
实践能力-------真实视野  

那么可以认为智慧在这三者中主要作用于理性能力上,又显现在实践能力中。  
感性能力是我们的先天获得和后天修养身体获得能力,和后天拓展延伸的仪器能力。  


3)  
因为每个人都有其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实践能力。  
所以对于每个人而言,三视野同时存在。  
只是某个人自己三视野的范围不同,而不同人之间的三视野也不同。  

对于交流而言,一般是进行理性视野交流------一切思想讨论,理论研究探讨等。  
也有进行感性视野交流和真实视野交流的。------跳舞,拳击等等  
  
  
4)  
解之三  
感性视野-----知然  
理性视野-----欲知其所以燃  
真实视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故引导人由然而然。这需要不断锻炼人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实践能力,三位一体,才功德圆满一次。  

圆满不可能达到终止,所以要周行而不怠,独立而不改。  

终极圆满为何?不为何。  
世界无位,人也无位。  
万相而无相,万相也本无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 08:23:16
终于有答案了(*^__^*) 支持一下 (*^__^*) 山水文化(*^_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08:47:24
楼主学心理学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17:21:22
我觉得版主说的好像是角度的关系,,我觉得不应该是角度的问题,是眼界,是看山的人的经历和智慧所决定的。就如同一个东西,被不同的人看作不同的东西,一定不单只是角度的问题。一只球的一面是黑色,一面是白色,看到白的一面的说球是白色的,看到黑的一面的人说球是黑色的,,,看到的当然是真实的,只是要看到另外一半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感知力。。看山是山,只是看到了山,。看山不是山,因为经历不同了,有了一定的理解力,,看山还是山,是看到了事物的本原,看到了事物的规律,看到了“道”,这时候,是不是山已经无所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18:28:01
路过,看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 18:33:41
哲学心理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