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93 1
2010-09-01
教材中是先分析从量税:(p1+t)x1 + p2x2 = m,设最佳点位(x1*,x2*)
然后再分析所得税假设p1x1 + p2x2 = m-R*(R*在数值上=tx1*),然后得出改曲线过上面的最佳点,但是不是最优,进而得出所得税比上面好
tu.JPG
我的分析:
但是如果我先分析所得税:p1x1 + p2x2 = m-R*,得最佳点(x1*,x2*),就是红线和移后的交点。
然后再分析从量税:(p1+t*)x1 +p2x2 = m(并假设数值上=R*/x1*),他此时不是也过上面的最佳点,然后纵截距不变,就是上面的红线,他此时也不是最优,那不是说明比上面的税种好?
请教,我这样分析哪里出问题了?给我感觉先分析哪个哪个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4 00:13:09
LZ表示得有点不清楚,看得有点晕。个人意见:
书里先从从量税说起,从公式 (P1+t)*X1+P2 *X2=m,(其中,X1,X2分别为从量税时的最优选择)这时可以确定如果选择所得税,则R=t * X1.
但是如果按照LZ思路,先从所得税算起,则 P1 * X1' + P2*X2'=m-R,(X1' ,X2'分别为最优选择)但是此时R应该为t * X1,所以代入上式,则可以推导出此时的预算线一定经过点(X1,X2),也即所得税对应的预算线一定会经过从量税对应的预算线对应的最优选择点(也即(X1,X2)),而不是像LZ说的那样相反(LZ的例子是从量税的预算线经过所得税对应的最优点)。LZ之所以出现错误,是因为没考虑到R的取值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