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房价与人口
摘自:大老张博客
日本在战后的1947-1949的三年间,出现历史上的生育高峰,扣除当年死亡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0多万的人口,当这批人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逐渐成年后,日本迎来劳动力充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经济奇迹。在这些人处于壮年(30-40岁)时期,正是日本国力鼎盛的70 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这一段时间,那时日本由于有充沛的年轻劳动支撑,日本牛气冲天,生产力和购买力都非常旺盛,日本的GDP在世界日益逼近美国,引起美国和世界恐慌,反映日本股市冷暖的日经指数飙升到三万九千多点,房价也高到令世界乍舌!1990年前后,日本股市和房市相继进入衰退,股市暴跌70%以上,日经指数直到现在也只在九千多点挣扎,不到高峰时的四分之一!房价更是一泻二十年,套牢无数房奴。这不是偶然的,日本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了很多人,这些人在婴幼儿时代可能成为日本的人口负担,但当这些人进入成年后,为日本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拉高日本股市和房市,使之纷纷创出天量天价!随着房价日益升高,生活成本也日益抬升,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得日本人的生育愿意一再降低,现在每个日本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不超过1.2个。当前,日本每年出生100万左右的婴儿,但却死亡100多万老人,日本人口已经连续多年负增长!消费和住房失去了人口支撑,只有一跌再跌,日本的衰退期还很长,但日元会非常坚挺,因为日本也是老人政治,掌权的日本老人不希望自己年轻时代挣的钱贬值。纵观日本这段历史,日本的生育高峰在1949年前后,日本股市和房价的高点在1990年前后,人口出生率高峰与股市房价高峰相隔40年!
中国从1950年代直到1991年,除了大跃进的1958-1960的三年困难时期,由于饥饿导致妇女天然节育很少有小孩出生外,正常年份,中国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或者以上,其中1963年到1974年这12年都达到平均每年出生2600万以上,1970年是中国历年最多,一年出生了 2800万人口。当六七十年代中国婴儿潮出生的人进入成年后,中国也自然地迎来了劳动力异常充沛的时代。加上中国的生产模式主要是土建和加工贸易,需要大量的初级劳动力,这些人刚好派上用场,因此中国迎来生产发展的高峰,经济持续增长。有生就有死,目前死亡人口主要还是1930-1940年代出生的,这部分人口不多,当时每年也就出生七八百万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2007年中国死亡人口分别为892万、913万,扣除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基本上与上世纪30年代每年的出生人口吻合!根据同样的道理,10多年后,当建国后出生的人转入衰老和死亡阶段,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将是现在的两三倍,达到每年2000万左右,届时中国的70后出生的人已经进入中老年,90年代出生的人正好进入生育年龄,由于这批人当年每年只出生了1600万左右,加上由于性别歧视,每年又只有700万左右为女婴,就算90后女人个个都愿意正常生育,按照目前每个育龄平均妇女生育1.2个孩子计算,一年也就出生800万左右的婴儿,出生减去死亡,届时,中国人口每年可能净减少千万以上!由于中国前面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结构成了421模式。在90后成为劳动力主力的时候,社会上将到处都是老年人,劳动力也将短缺,住房也将严重过剩。届时股市不会涨,房子也会阴跌。可怕的是,以GDP为纲的中国,那时人均仍然没有发展到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国家财政从现在起不直接加大养老保障体系的投入,大量的税收财富继续花费在行政支出,维稳费,甚至直接填补银行因为滥发地产开发贷款造成的亏空的话,现在这种年轻人交钱养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必定会破产。
中国的股市见顶在2007年,2010年房市也很可能见顶,因为中国人口出生高峰在1970年,到2010年这些人已经40岁,正是从壮年开始走下坡路的年龄!这也与日本走过的路相同。
我总结一下:当年人口负担(多出生的人),成为现在的人口红利,现在的人口红利(一胎化),会成为将来的人口负债。
我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拍排序,分析一下他们现在和将来可能的生活。
1.现在的老人(1930-1950年出生的人),他们是幼年处于动乱,中年贫苦,老年幸福;
2.现在的中年人(1955-1970年出生的人),他们是少年穷苦,中年辛劳但是较为稳定(经历文革,改革和社会变动,但是因为填补文革真空,职业发展较为顺利), 老年平淡(届时到处都是老人,社会供养负担很重,而房子绝对会成为负担而不是财富);
3.现在的青少年(80-90前后出生的人),他们是少年幸福,中年辛苦(房子,还有一对年轻人头顶上有四至六个老人),老年凄惨(他们中年由于税收重,没有积累。而那时候房子是沉重的负担,持有税会高到一退休就住不起的地步,绝对不是财富,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维持多数老年人有体面的生活)。
附录是中国从1929年到2008年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请注意当前中国的出生率和日本是一样的水平。中国之所以人口没有负增长,仅仅是因为建国前出生的人少,死亡的老人数量和人口总量不匹配。但是2000年以后很多年了,出生小孩的比例和日本已经是一样的了。而人口出生率不改变的话,在接下来的10多年内,中国将出现每年千万级别的人口减少。
结论与建议:1.中国的房地产再怎么忽悠,也已经达到人口结构匹配的巅峰了。按照日本的人均居住面积,中国城市已经建成的房子足够把全国人民都搬到城里。考虑到现有的房产大量空置,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房价收入比比日本更甚若干倍,房地产泡沫的危害将更甚,这可能会引发社会大规模动荡。国家应当严厉打击房地产炒作和空置率,虽然已经是亡羊补牢;2.中国将迅速进入老年社会,未富而先老;3.现在的年轻人忙忙碌碌,争做房奴,但他们普遍晚景凄凉!而上交的养老金中个人帐户比例低的可怜,还有专家随时惦记着要进一步减少; 4. 国家必须立法保障个人养老帐户的资金安全,并用财税收入以及国有企业的盈利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在年轻人比例最高的时候国家必须攒钱养老。否则,中国人都不会觉得有保障和安全感,国内消费永远拉动不起来。5. 建立覆盖全国人民的社会医疗养老保障体系。经济上并不是问题,有关部门自己承认,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类似北京市这样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只需花费大约为5000-7000亿元,和开奥运会世博会的花费相当,比每年的维稳支出还要少; 6. 应当取消体制内享有的医疗和养老特权,取消编制,改变现有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70%)用于领导和高级公务员的健康和生活开支的状况。或许,这才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真正阻力所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建议,计划生育政策决不可以执行两代人的时间。独生子女的子女不能是独生子,否则人口结构的改变是毁灭性并且不可恢复的,中华民族整体将在一个人的自然寿命内的几十年内迅速衰微,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在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过了30岁了,中国应该从现在开始放弃计划生育!
而放开也不一定有用,因为当前的住房压力,生活节奏和生活成本已经压得年轻夫妇不愿意多生小孩。即使放开了生,也只有极少数家庭愿意生养2个以上的孩子,还有很多家庭不会生养以及不孕不育。另外一个,少数民族出生人口已经占全国总出生人口的25%,这是2005年抽样的数字。现在可能还要高。可想而知,继续执行现在的汉族严格计划生育,少数民族放开生养的政策,人口问题将威胁到中国的稳定。
而现在出来的打工求职者,更为年轻,80%未婚。和他们的父辈不同,他们是不会种地也回不去的新一代。高房价高生活成本让他们丧失了生育权。在未来几年内政府如果不重视解决这一庞大群体(1-2亿人)面临的问题,这些无法安居婚育的流动的年轻人,将是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