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990 10
2006-05-15
 谢国忠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提高工资之风正在盛行。占中国出口三分之一的广东省正在把省内最低工资提高17%到40%。以我看来,其他沿海省份可能会跟随。中国很可能降低出口刺激,增强环保监管的执行。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可能从2007年开始逐渐停止。这些措施将极大增加出口产品的成本。这些措施很可能给出口增长降温,减少货币升值的压力,把收入转向家庭从而支持消费。

加薪以两种方式降低升值压力。第一,它增加中国产品的成本,也就是增加实质汇率。工资上涨10%可能把出口生产成本提高3%到4%。

  一些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劳动力可能占据一些轻工业行业的一半成本。广东的工资增长可能极大降低其竞争力

  成本上升应该会影响中国在一些市场的市场份额。不过,因为中国已经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保持低成本的好处逐渐减少。从更高劳动力收入获得的利益超过轻工业产品失去的市场份额。

  第二,更高的工资将导致更多的消费,从而减少中国的贸易盈余。低消费是中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关键原因。随着中国出口相对全球贸易越来越多,中国可能面临储蓄过剩。货币升值无法解决问题,只能把中国推向通货膨胀。

  我们认为中国可能在五年内以两位数率提升最低工资。光这一点就能消除所有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因为消费涉及服务密集型行业,服务行业比出口行业更注重劳动力密集,增加的对工资提高的劳动力的需求比因出口竞争力下降而减少的劳动力需求大。

  当然,总体上提高成本无益于劳动力需求。在许多市场,中国企业相互竞争,把中国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利益都传递给了西方消费者。

  加薪还能解决沿海劳动力短缺问题。劳动力短缺在中国是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因为以我们估计,农村可能有2亿剩余劳动力。不过我们观察到轻工业出口增长造成年轻女工出现短缺。但该问题能够通过提高工资以从服务行业吸引此类工人得到解决。

  总而言之,加薪对于中国是一个好的政策,我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对地方政府加压。中国的发展成功归功于廉价的劳动力。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是减缓其出口。我认为给工人以实惠比升值人民币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16 21:16:00

和我的观点很相象,我觉得平衡地提高工资与物价远比提高汇率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17 13:47:00
以后能否注明出处,谢谢。读完了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19 00:33:00

不错,这种观点很好。

[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1 00:02:00
中国底层工资太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1 12:35:00

谢国忠的经济观点不全面

加工资和本币升值,就宏观经济而言,不同的是在不同层面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

增加工资,体现在通过提高可变成本,增加商品的价格。就社会分配而言,在静态分析时,增加工资是增加购买力,进而扩大社会需求。但是增加工资也是由代价的。经济是一个系统,不能指望跷跷板的两端都是高跷的。单一的经济指标调控会产生必然的其他经济因素的牺牲事实。

本币升值,指的是在“国际经济领域”的一种调控措施,是一种由外到内的调控手段。本币升值,并不必然重蹈象“日元升值悲剧”的覆辙。但是存在明显的副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包含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两个方面。不能将国内经济调控措施和国外调控措施相提并论。

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应该着眼于“中国的长期经济战略利益”,而不是单独评判单一的经济调控手段。这好比一辆汽车,你不能说砍掉顶棚,还是轮胎泄气更有利于汽车通过低矮的立交桥,这是一样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