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760 0
2010-09-06
有些时候,着急发帖子,因义害言了,没有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文艺性,帖子的语言可欣赏度太低。而回帖的时候,常常才会有好的发挥。

我一直强调文风,就是因为我知道我们是在网上讨论哲学。而不是在杂志上。没有文采和生动性,就少有感染力。

只是有些遗憾,这个问题一直是我自己在说:哲学是有文采的。你们看看马克思的原著,你还会因为上了节所谓的哲学课而觉得乏味么?

正是这种意义上,我觉得除了何萍老师讲得马克思的学理和哲学人格,值得我们研究学习;马克思的文风,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听一人说,他上大学时候,某老师在台上讲马哲史,就是特别强调读原著带给他自身的激情。我在卢梭的讲座上,也听到过论者这个意思:读了这样的书,才知道哲学其实是大大地激情的。
可惜,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很少能从这样的翻译中,读出文采的激情来: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远不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来得痛快。

通俗化是马克思文风的重要一方面。马克思的文风,与德国古典哲学的佶屈聱牙相比,是显得另类。但真正让他通俗起来的,是因为马克思不是“唯心”的,他唯物,他直面问题,他直面他的批判对象,他直面人的社会性本质,他直面实践中的现实的人,他直面人的生活世界。所以马克思就通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