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本论经济调整的原因及宏观经济面临的新形势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撰写日期:2010年09月02日
Ptf文件
阅读全文:
15页 | 498KB
本轮经济的调整是我国主动需求管理和外需增长放缓叠加的结果。经济的短期调整一般是需求受到冲击的结果,本轮经济的调整是我国主动需求管理和外需增长放缓叠加的结果。国内调控的主要目标是防止价格总水平增长过快。总需求回落下的调整注定是短期的,未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支撑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继续演进,比较优势支撑的出口结构升级继续进行,内在动力决定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仍将在较高的水平上。
本轮总需求的回落具有明显的节奏,从2009年下半年到现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初,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开始启动退出。集中表现为基建投资,中央投资增速下降,信贷投放急刹车。第二阶段为2010年上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开始从紧。集中表现为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紧住地方资金阀门和控制房地产需求,紧住地产资金阀门。第三阶段为目前所处的外需回落与存货调整阶段。
总需求回落背景下,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为,短期通胀压力不断减小。总需求回落使得总需求曲线内移,产出缺口缩小,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上一阶段物价上涨的压力;短期增长与就业压力正在加大,随着总需求逐步回落,必然影响到短期均衡产出水平,进而对就业造成压力;短期发达经济体为提振居民部门信心,防止经济“二次探底”,有启动新一轮刺激政策的冲动。
目前通胀和增长压力都不是太大情况下,为政府进行实质性长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时间窗。主要表现为央行进行汇率与资本项目开放的改革,提高汇率弹性,允许人民币升值,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试点外汇境外存放。总之减少对冲压力,谋求货币政策更加独立。另外政府开始实质性关注服务业发展,先后由李克强副总理、温总理表达了推动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刺激政策的决心,目的是启动产业结构调整。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