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总裁沈鹤庭称,对中央企业来说,在外面拿矿其实是帮国家拿,国家应给予大量资本金注入
【财新网】(记者 严江宁)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601618.SH,下称
中国中冶)总裁沈鹤庭近日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表示,到2015年中国中冶利润30%将来自资源开发,但矿 产资源所需的投入大,国家应该给予资本金注入的支持。
去年9月,中国中冶终于完成沪港两地“A+H”上市,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冶集团)五大主业中的四项主业——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纳入其下,承接了集团近93%的资产。
中冶集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海外资源领域布局。沈鹤庭称,未来主要看好的四种资源——铜、铁、铅锌和镍钴,迄今已经有了七个海外项目。他还透露,到2015年中国中冶利润30%将来自资源开发,20%来自房地产开发。
沈鹤庭认为,中冶是为国家到海外开发资源,理应得到相应的有力政策支持,核心是“钱”。他认为,对中央企业来说,在外面拿矿其实是帮国家拿,国家应给予大量资本金注入。虽然中冶曾获得一定资本金注入,但和中冶在矿产上的投入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每个矿的投入都这么大,以我们为例,巴布亚新几内亚项目是14亿美元,阿富汗项目是44亿美元,再加上兰博特角,加起来有100亿美元,相当于670多亿元的资产,是我们现在净资产的总量。我们进入资源开发一方面是自身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发展需要,我们自有资金非常有限,有时显然是力不从心。”沈鹤庭称。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