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1949 4
2010-09-08
2010年09月08日 10:05 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体:↑大 ↓小】
  2009年11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指标总体上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许。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表示认可。不断有人评论或直接对我国相关人士表示,这一目标还应该再提高,“越高越好”。总之,种种不同声音,都促使我们对这一数字进行一次深入考察。
  首先,碳强度属于相对减排目标。相对减排符合国际法。根据《京都议定书》,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有强制性、按照绝对量减排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的情况下实施自主减缓排放的行动。
  中国目前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碳排放总量增长短期内无法避免。事实上,纵览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它们不仅绝对排放量急剧增加,而且碳强度也显著上升。现在,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但不仅不能增加、反而要降低碳强度。  

  其次,40%- 45%这一数字,其出炉经过了反复论证,参与研究的机构包括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社科院、清华大学等。这些机构根据不同模型,设计出不同方案,从20%到45%都有。最后,中国政府采纳了比较高的指标,即40%~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8 18:05:25
学习了,不过感觉这个有水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1 02:47:45
因为——这个目标肯定能达到。。。。
我曾以能源与GDP增长趋势推算过,按现在的增长速度甚至再低些,达到减排50%以上是绝对没问题的。
关键就在于是强度指标而非总量指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2 23:56:01
用IPAC推算的。
这个目标,指的单位碳排放强度,不是能源消费强度,
十一五降20%,十二五、十三五加起来10年再比05年降20%,
即使不考虑能源结构,也能达到这个目标了。
总量,短期内不会降低。
估计达到碳排放总量高峰,得到2030年以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4 16:24:26
说的很有道理,我觉得和经济以有关就好办了,大力发展经济,如果经济发展速度比碳排放增长的速度快了,那肯定会达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