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北京嘉里中心,36岁的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站在舞台中央,享受着台下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注目。
这一年,搜狐先后完成了美股上市以及相关并购,规模进一步扩大。
为此而举办的年度报告会,更像是一场庆功宴,张朝阳说:“无论今后多少难关,搜狐也志在必得,实现两年内盈利的计划,建构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
昨天,是搜狐上市20周年的日子,搜狐却静悄悄地度过了这个极具意义的时刻。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搜狐正渐渐被遗忘。
截止7月13日,搜狐的总市值远远落后于新浪、微博、网易,下降到了4.35亿美元。新浪市值为26.42亿美元;微博市值为84.62亿美元;网易市值为664.56亿美元。
张朝阳也已经很久没有获得过关注了。作为中国互联网“教父”,张朝阳曾3次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敲钟,分别是2000年7月搜狐上市,2009年4月畅游上市,2017年11月搜狗上市。
他塑造了一个鲜衣怒马的企业家形象,但却在2008年后一度不再专注于公司管理。
他曾对媒体提到,少年得志后,沉迷在功名里自我陶醉,变得狂妄了。在产品上,张朝阳也没有全心投入,做更深入的竞争。这导致曾经的巨头逐渐衰败,搜狐完美地错过了互联网史上的两个重要风口——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
时过境迁,张朝阳上一次受到关注,是因为直播。今年6月8日的搜狐视频直播间里,张朝阳献出了自己的直播带货首秀.
他穿着一身休闲装,站在屏幕前,宣传着阿道夫、万得妙、小码王等品牌。
他的离场方式还有早年特立独行的风格,在介绍完最后一个产品奥迪e-Tron新能源电动车后,他钻进车里,开着车离开了现场,在观众的困惑中结束了直播。
可以看出来,张朝阳正在努力重回主流视野,也变得更积极和努力。
今年他难得地对外提到了搜狐的好消息,表示搜狐已经从危险的亏损公司,回到了安全地带,接下来要靠产品创新扩大用户规模。
2016年,张朝阳说要用三年时间让搜狐重回互联网中心。重新全面回归的张朝阳称自己只争朝夕,甚至将作息时间改成了“777”——每周7天,早晨7点到晚上7点的工作节奏。
不过,四年过去了,这一目标依然没有实现。今年,是搜狐上市的二十周年,张朝阳还有机会逆转局势、重新回归主流视野吗?
1
曾经的互联网“教父”
无论是搜狐还是张朝阳,都曾站在互联网行业的巅峰之上。
90年代,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依托于互联网服务的发展,门户网站曾是造富的摇篮。
在后来诞生的四大门户中,张朝阳占领了先机。1996年,张朝阳离开麻省理工、创立爱特信,这也是搜狐的前身。而1997年丁磊才创立网易公司,推出中文搜索引擎。1998年,马化腾才创立腾讯,王志东才创立新浪。
早年张朝阳充当着先驱者和教父的角色。
其中一个经典的故事是,1999年,张朝阳到深圳做演讲,台下有700多位听众,其中有一个就是马化腾,他听得特别激动,回去做了一款产品叫OICQ,后来改名为QQ。
爱特信诞生发展的故事中,张朝阳的创业是勤奋而踏实的,在他的回忆里,为了拿到投资曾奔波于纽约街头,一天见四个投资人。准备的商业计划书也花了大功夫,曾经写到坐着难受了,趴在办公室地毯上写。
作为先来者,张朝阳抓住了机会。之后,爱特信更名为搜狐公司,也发展成为中国访问人次最高的中文站点。1998年,张朝阳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计算机数字化领域50名风云人物。
搜狐不断发展,从搜索扩展到门户,有畅游、搜狐视频、搜狐新闻端等优质的产品。在最初的10年,搜狐布局了社交、电商、游戏、搜索、视频、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
随着旗下公司的陆续上市,张朝阳的财富也积累得越来越多。2000年7月12日,搜狐在美国上市;2009年4月2日,畅游在纳斯达克上市,是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IPO第一股,路演爆棚;2017年11月9日,搜狗在纽交所IPO上市。总市值曾接近百亿美元。
从PC到移动互联网,张朝阳不断做出正确的商业选择,最后将自己和搜狐送入舞台中心。
张朝阳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商业史上少有张朝阳这样的企业家形象:流连于名利场,以半裸的形象登上时尚杂志,在天安门滑轮拍照片,发明自己的舞步。以上种种,也让他被称之为中国作秀史上第一人。
张朝阳坚定地认为,在三大门户竞争激烈之时,营销是一个足以影响战局的手段。他习惯于与媒体打交道,给自己制造话题,以此换来更大的曝光量。
据张朝阳回忆,在营销上他特别能花小钱办大事,所以早年搜狐的市场费用可能只有网易新浪的十分之一,但市场声势却绝对不差。
随着搜狐的掉队,张朝阳的淡出,早年风流企业家的形象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在张朝阳身上,只留下了“中国互联网教父”的标签。
2
频繁消失又复出
从搜狐创业的后半段开始,张朝阳开始消失、复出又消失,不安定的状态也反射到搜狐的发展上。
当时,搜狐还处于上升期的时候。特别是在2008年,搜狐获得北京奥运赞助商资格,规模进一步扩大。网络游戏、输入法等业务快速发展。这一年,搜狐第一季度业绩首次超过了新浪。
也是这时候,张朝阳开始消失在公众视野里。在将公司交给高管打理后,公司内部经常见不到他,这种状态甚至持续了两年。
这期间,张朝阳不回高管短信、不主动安排公司会议、不见广告商,时间被他花在了瑜伽、登山、跑步等业余爱好上。
这样的“退休”状态出现在40余岁的张朝阳身上,出现在搜狐上升期之时,是匪夷所思的。
2008年张朝阳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生基本矛盾》,这篇文章表达了他矛盾的心理,他希望自己在自由和效率、生意和生活之间找到某个精确的平衡支点。既不希望被时代遗忘,也不希望成为公司的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