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克思经济学
五、剩余价值理论的终极目标
5.1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
在商品化市场经济中,货币是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存在资本,没有资本也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是工具和杠杆,攫取剩余价值。而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应该回归给劳动者,这是成为生态人必备的前提条件。这就是以资为本和以人为本两种社会形态,对于剩余价值截然不同的两种分配方式。
5.2剩余价值的分配
人类生态经济的特征,是生产力和消费力自愈平衡轮回交替,循环增长。经济循环增长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资本产生利润,第二个条件是利润回归给劳动者。否则劳动者没有利润收入,社会经济维持简单再生产,资本积累牺牲消费,增长缓慢。
剩余价值理论以严密逻辑推理,深厚哲学底蕴,庞大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资本攫取利润的理论根基。剩余价值理论就是恢复人类生态经济的理论,首要目标,是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归劳动者所有;第二个目标,是剩余价值回归劳动者自身后,恢复一个出自生命力本源的平衡能力,剩余价值用于自我和家庭,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做出优化选择。每个劳动者恢复了生态人必备的前提条件,成为自愈平衡经济增长细胞。由每个增长细胞,构成人类生态经济自动平衡基础,这就是中国经济具有自动平衡能力,高速循环增长的秘密武器,终于实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剩余价值回归给人民,成为公有制的检验标准,是传统经济学无法深入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