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开大学商学院任院长达十几年的李维安教授近日在东北财经大学上任校长职务,作为南开大学商学院毕业的一名学生,为李院长的上任感到高兴。并且祝愿李维安教授能开创一个美好的明天。李维安教授任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以来,为学院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做为学生有目共睹。以学生学习场所为例吧,原先的时候南开大学商学院在经济学院大楼办公,颇有屈居人下的感觉。学生上自习也需要在经济学院的教学楼里面和挤,这样的结果便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后来商学院也建成了自己的大楼,给学生上自习提供便利的场所,教师也有了固定的办公室。可以这么说,没有李维安教授十几年以来的努力,南开商学院的硬件条件难以上一个新台阶。我想,这么评价并不为过。
同时,南开大学商学院也构建了以“公司治理”为核心的强大的学术研究团队。当然,这也与李维安教授个人的研究领域分不开。不过商学院的研究领域并非“公司治理”,查阅JEL分类号便会发现公司治理属于公司金融的研究范畴。这也就意味着公司治理需要有公司金融学的强大支撑。而且,公司治理与法律,公司治理与政治和公司治理与文化等等都是非常关键的研究领域。这意味着公司治理需要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这种合作研究并非商学院能够提供的。同样,这意味着研究者尤其是学术带头人需要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需要具备深厚的学术底蕴和良好的学术修养。同样,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南开大学企业管理系,以研究企业管理问题为重点。管理学中讲“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足见企业管理研究的魅力。当然,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可以达到相似的管理结果。其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其实很难说运用统计学方法去大样本的研究,而更多的是案例研究和所谓的抵近观察。这与公司金融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存在明显的不同。换句话说,公司治理和公司金融的研究可以运用很多定量的或者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研究,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研究结果。而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很难找到具有普遍性的研究结果,面对的更多的是个案。一方面是工具主义的泛滥和公认的研究标准,另一方面是个案研究的自发过程,这可能是问题的核心。
而且,南开大学企管系最先开始以孙子兵法的研究见长。所谓“兵者,诡道也”“守正出奇”都针对竞争的双方而言,打仗是如此,商场竞争也是如此。当然,现在再看陈先生的选择是颇具深意的。中国古代的知识份子讲究“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要文武双全。这是一种对“士”的训练,对“道”的感悟,标准非常高。可惜后继无人。所以,在祝福李维安院长的同时也祝福南开大学商学院:“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毕竟,南开之所以是南开,在于“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