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689 23
2010-09-13
1958年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法律颁布,即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许多人的观点是:就因为该法在计划经济时代颁发,所以就是为计划经济准备的。就是为了实现二元经济制定的特殊法律,仿佛这就是计划的罪证。是吗?
   对此,我有三个疑问,到1966年文革,由于砸烂公检法,该法的执行者已经实际缺位,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大规模的串联。也就是说这个法律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执行了不到十年,而文革后这个法律却执行了三十年。那么它和计划经济的原罪是什么联系?
   第二,这个法律的发布时,实际是城市出现粮食紧张的问题,许多城市职工被迫下放到了农村,而紧接着三年自然灾害就发生了,请问这个法律的权宜性是否更大一些。
   第三,如果你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为什么直到1958年才颁发.这样一个实际发挥作用很短的法律,何以改革后被继承下来?为什么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们不一开始就废除呢?据在下所知,直到文革后二十年才有人表示反对。按某些先生的说法,二元经济是计划的时代,并且这个户籍是个最大支柱,可惜它在先生们所指的计划时代只有八年,八年造就了中国的二元经济。这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学术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3 13:37:27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与计划经济体制几乎同时建立起来的。当时,国家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建立现代工业体系需要的高积累,对城市劳动力实行“低工资、高保障”,并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户籍制度将中国划分为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社会,将中国人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个群体。附着在户口之上的各种权利和保障的差别,成为横亘在两个社会之间以及两个群体之间的一道巨大的鸿沟。
    像这类好像有理的说法充斥课本,这不是学术而是杜撰。
     首先声明我不是计划经济的拥护者。但是当我对照经济历史想做点关于城市化和户籍改革的论文的时候,查阅资料,我不得不产生以上疑问,究竟是文革后的三十年造就了二元社会,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如果当年第一届高考的人记忆还很清楚的话,那么你们是否记得很清楚,当时是公检法的法律即那个户籍法管制还是军管呢?为什么受了如此之多的不公的人,在数十年里对这个不伦不类的东西表示沉默?但愿不是因为所谓既得利益受益的问题吧。说错话在所难免,但愿我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3 13:49:31
我希望还原事实,不是出于某种目的的歪曲,总的看法,我不相信那个二元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联性来。这个在学术上说不通,因为没有计划经济的国家照样有二元经济,其严重程度并不低于中国。而刘易斯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至于有些添油加醋的关于路引丁册的引证,说实话,如果说的是事实,那也只是个事实,我对于为了证明假话的那种连锁的假话和论证只能感到悲哀,因为那仿佛就是和网络十大神兽般的东西一样的货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3 14:51:51
1977年,国务院第一次正式提出严格控制“农转非”,此后公安部具体规定了“农转非”的内部控制指标,即每年从农村迁入市镇的“农转非”人数不得超过现有非农业人口的1.5‰。
  看清楚了,这个被安在计划头上的罪名是什么年代出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3 16:11:10
确切地说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与计划经济完全是两回事。受到汉文化影响的日韩也有自己的户籍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3 17:42:09
warrenzhang 发表于 2010-9-13 16:11
确切地说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与计划经济完全是两回事。受到汉文化影响的日韩也有自己的户籍制度。
勇气可嘉,至少比把什么问题都往计划上贴,不去动脑找根源的逃避主义强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