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领导者如何使用人才的理论,经验,观点及原则很多。总的来说领导者使用人才的基本原则可归纳为“需而用之,养用并重”。
一.“需而用之”。的“需”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
1.领导活动的需要。“人才”对于领导者来说是“被领导者”。领导者首先要从领导活动中的“作用对象”“客观环境”“领导者”三个要素来确立领导活动的需要,使用合适的人才。使用人才地目的是提高领导效能实现最终目标,最大的领导效能是确定领导活动需要的原则。
2.“人才”(即被领导者)的需要。被领导者的需要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评估:一是“利”,利益需要是人才最为普遍的需要;二是“名”,名誉也是人才很重要的需要;三是情感和自我价值体现的需要。人才不是单一的需要,但不同的人才侧重点不同。
3.使用人才时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补充领导活动的需要,也要最大可能的满足人才的需要,双方互有需要,才能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人才不能100%的满足领导活动需要,领导者也无法100%的满足人才的需要。领导者要在领导活动的“需要”与人才的“需要”间平衡,追求最大领导效能。表现在领导活动中就要求领导者:
1)“需”字第一,不拘一格,敢用强者;
2)量才用人,扬长避短,用其所“需”;
3)宽容大度,举才荐贤,不求完人。
二.“养用并重”的“养”有下面两方面含义:
1.人才本身要“可养”。
人才可养才可用。人才是否可养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评估:一是人才的基本素质(品性是否良好,性格是否活跃,名利心是否重等);二是忠诚度是否较高;三是是否能很好的容入团队,与团队文化的吻合程度;四是与领导者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五是上进心如何,是否具有可塑性。
2.领导者要善于养“才”。
善养者才善用,善用者必善养。善于养才包括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两方面的含义。关于养才我国古代有很多事例,其中以战国时期四君子最为著名。现代社会不可能那样大规模养才,领导者既要善于用才也要善于培养人才;在实际中,通过用来达到养的目的,养与用互为因果,同时也要根据领导活动的需要,有意识的培养人才。体现在具体领导活动中就是要做到:
1)尊重人才,平等待人;
2)善解人意,善于激励;
3)正确评价,赏识下属;
4)用人不疑,授权得当;
5)宽容大度,乐于培养;
6)合理搭配,科学流动;
7)对于特殊人才要有“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思想。
三.领导者用人原则主要从“需”“用”“养”三个字上下工夫。需是目的,用与养是过程,是手段;因需而用,因用而养,养与用是辩证的统一,在用当中养,养是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