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1413 1
2010-09-15
2010年09月15日 13:26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体:↑大 ↓小】
  “客观地说,虽然我国最近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而且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化生产。”
  在经济学家看来,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时,最重要的战略选择,更是未来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方向。而其中,降低碳排放更是全球范围内的共识。正因如此,在今年的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减少碳排放也成了论坛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减排已展开
  就夏季达沃斯论坛来说,这不是第一次出现有关碳排放的议题。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碳排放宣传展台”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同样在当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鼓励参会者自己出资,购买前往天津参会途中所造成的碳排放。据悉,在2008年论坛结束时,达沃斯论坛将这笔收入用于植树造林或其他减少碳排放的项目中,例如,向陕西榆林地区赠送太阳灶等。

  就现状来说,我国也早已开展了有关减少碳排放方面的行动。2009年全球气候大会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5%。此举得到了世界众多国家的肯定。
  具体在产业方面,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最近已经表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健全包括汽车、摩托车、低速货车等的排放标准体系。“机动车排放带来的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刘志全对外界指出,“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在大气污染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5%以上,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据悉,广东省物价局出台了一系列价格政策,其中就包括进一步加强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价格监管,对于造成污染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取消其享受的补贴政策,还明确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上网电价。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团队也在摸底我国的碳排放量。媒体援引相关《报告》说,2005年到2007年,中国年均碳排放量为16.7亿吨,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分别为49%、34%和17%。
  关键在技术
  现阶段虽然取得了减少碳排放的成果,但在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看来,我国的碳排放还是存在悖论,并没有得到深入的实施和贯彻。“就拿汽车行业为例,一旦制定大规模减排的标准和目标,势必又要影响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乃至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消费者或许也不完全乐意去买价格更高的,如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类汽车。”崔新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考量。”
  那怎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效果?对此,崔新生给出的答案是提高我国的低碳技术,“对于我国减少碳排放来说,这既是难点,但也是我们目前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一个点。”事实上,这同样是发达国家注重的要点之一,如在奥巴马政府通过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就提出了强化其低碳技术的进步,并试图投入巨资加快低碳技术开发利用,占领国际技术制高点;日本也在重点扶持低碳技术开发,试图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维持低碳技术领域优势地位。
  据悉,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等多种技术。“客观地说,虽然我国最近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而且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化生产。”崔新生说,现在国家相关部门或可考虑将相关的投资部分倾向于低碳技术方面的开发,这样才能对减少碳排放起到作用。资料也显示,以低碳领域的高能效技术为例,发达国家的综合能效,即一次能源投入经济体的转换效率达到45%,而我国只能达到35%。
  “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说,想要降低我国的碳排放,可以战略型地提高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等能源的比重,以从根本上缓解碳排放的压力。”昨日,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则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总之,发展新能源肯定是减少碳排放的方向之一。”
  “这恰恰牵扯到另一个话题,即怎么将低碳减排与投资结合在一起产生效益的问题。”崔新生解释到,“将两者粘合在一起,至少,可以相对提高投资者对新能源产业投资的积极性。而在两者结合产生效益的同时,再辅以经过完善的行业标准等,最终就能起到降低碳排放的效果。”
  而早前在全国两会期间,对于发展低碳技术,民革中央曾建议,“首先,应选择一至两个技术基础好的地区,建立国家级低碳技术研发中心,并与相应的金融交易体系相衔接,实现快速滚动式发展,占领未来全球低碳技术制高点,并为未来气候变化领域国际谈判奠定技术基础。另外,应加强低碳技术创新领域国际合作,特别是建立中美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合作研究机制,充分吸取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加快推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本报记者 黄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3 22:42:46
不错的观点啊啊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