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15 0
2006-05-20
房地产宏观调控:屡败屡战
5月17日,“国六条”正式出台,这是政府对涨势如虹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进行新一轮调控。去年五月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依稀可见,今年的宏观调控又卷土重来。政府不愿意正式承认去年以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是失败的,但今年的“国六条”却正式宣告了宏观调控的屡败屡战。
事实上,宏观调控失败是必然的。自去年宏观调控到现在,整整一年时间了,房价不降反升,普通百姓怨声载道,地产开发商为千夫所指。

不过,我倒是觉得,目前开发商不过是个垃圾桶,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丢。实质上就房地产这一产业链条中,获益的远远不止开发商一个。地价上升的收益到哪里去了?建筑材料价格上升的收益谁得到了?房价上升的收益都是开发商得到了吗?等等问题,不好好想想,还真容易人云亦云。

按房地产产业链条逐级分析下去可能会得到一些意外的发现:其中很多价格的上升其实都有政府的背景! 而政府之所以在房价上升中推波助澜又和当今不断恶化的地方财政(尤其是县市一级)密切相关。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资“看齐”现象,使得房价不断上扬,以致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几乎全被抵消,这似乎正是今日房市的真面目。

因此深入一点,就会发现在房价的上涨过程中牵涉到许多政府改革问题,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据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房地产贷款达到3.07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4.84%。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被捆绑在房地产这辆战车上,任何针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都关系着国人的心脉。然而事实证明,政府对房价的上涨其实办法不多。为什么呢?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其一,收入分配失衡。有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特别是高端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速加快,他们对高端商品房的需求和购买能力也会增大,所以对高端商品房或别墅的需求比低端商品房更大,这类房产价格上升也会较快。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利用住房信贷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上进行投机,也促使房地产价格进一步升高。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认为“近几年房价持续走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在高收入群体带动和引导下,导致房产价格总体攀升,并且较大幅度超过了国际通常的比例关系。”
其二,政府设租与寻租。经济学上有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坏的市场经济里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私人掠夺和政府掠夺,而政府掠夺的方式就是通过不断的设租与寻租实现的。比如巧借调控名义,出台层出不穷的各种房地产费税,表面上是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上的需求,可实际上只会使开发商进一步提高价格,税费的增加最终还是转嫁到普通购房者的身上。比如一些官员利用手中的土地资源审批权力,把财富转移到自己手中。另外,私人(企业)也可以通过政府权力的进行掠夺。比如房地产企业寻求变相垄断,游说政府在城市改造、房屋拆迁过程中将民众置于不利境地,谋取巨大的利润剪刀差。在一个“坏的市场经济”里,任何一个理性人都会减少创造财富、提高效率的市场活动,相反,他会想方设法去创造掠夺和寻租机会,挤进既得利益者圈子中,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

其三,官员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现有的干部考核体系,GDP的增速与干部政绩成正比,而房市的繁荣是推动GDP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惜违背宏观调控精神推动房价上涨,以促进GDP发展速度,累积个人政绩。并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那样,“在一些地方政府,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因此房价上涨,地方政府也是直接受益者,它们有保护自己财源的本能冲动。而提倡多时的政府官员问责制迟迟得不到真正实施,也强化了地方官员对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执行上的阴逢阳违。

其四,腐败。房地产行业历来是腐败的多发之地,这是因为大量政府关于与房地产商结成联盟,以权谋私、以钱换权,共同打捞房地产市场中的灿灿黄金。各种与政府关于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形形色色人物加入到炒房的队伍中,并成为市场的引导者,直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因此,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并不在房地产市场之中,国家出台的条条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房地产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反常现象。借用一句话说是:“房地产的问题在房地产之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