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72 1
2010-09-18
画一笔寂寥,书一纸荒唐。
忆一朝往事,笑一生然已。
寂寥:(寂静无人)
离开喧哗的街道,整理那迷乱的思绪。想起那些过去的故事,笑自己的一生已为过去,不会再有一点点的改变。

你来我往之间,时间匆匆逝去,转眼之间一切都已远离。不管过去的是开心,还是难过,是幸福,还是痛苦,想起却件件都是荒唐。
何谓人生?不过是虚幻到极点的事,加之诸多虚幻之事的执着,便更是虚幻了去。蚱蜢春生秋死不知还有冬季,而我们的一生又何尝不短暂,我们的思想又是何其局限,我们又何必像蚱蜢执着于季节般执着于这个世界的真理呢。不过是一朝往事惹得一纸荒唐,寂寥里笑说一生罢了。重要的也不是那富有的生活,不是那显赫的身份,不是那渊博的知识,而是当下的经历。不是拥有什么,不是知晓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
突然想起有一个蚱蜢的故事,它在它的生命停留的那三个季节里四处游历,逢生便问:“你知道这世界有几个季节吗?”众生无不笑它的,不是笑它为何会问这个问题的就是笑它问的是超出自己的问题。它也自知自己是无法给这个问题一个圆满的答复,它也不得知它们的对错,可它总还是这么问,最后它遇到了孔圣人的弟子,照例问了这问题,那弟子说有四季,便与蚱蜢争辩起来,后面孔圣人来了,答蚱蜢说:是三季。弟子不解,后问孔子为何,孔子说:蚱蜢生不过三季,何知四季?和它必争不出结果的。那时蚱蜢已离去,路上和一小兔说起来,小兔笑它:你不知是他故意让你,知你所知有限吗?
蚱蜢叹道:“我岂有不知?这一路我知道有的生物不知道何为季节的,也有说两季的,也有说所谓年份和季节都是那些人的作为,因其太短始终没有在意的,那只知花开花谢,树荣树枯的,山起而又复平为地的。
世间造化,各有所知而又都不知,我早已不在意这个的答案,也知自己生日不多,不过想多些经历,也不枉一生。不过一时习惯了那最初的好奇,便习惯这么问他者这个问题罢了,那次问其弟子便是如此。
不过以此为起,在谈话中并非为其答案,不过只是想好好谈谈罢了。为何谈,何谈之,谈之何又何必在意呢。我现在之所以忧伤是因为那孔夫子传闻多知,可奈何却不愿与我多语。
世界上的确有多知少知,可小知近于无,大至无穷。于无穷比,尔等皆无知之徒,何必互相比着,还执着于此呢?正如这路一般,我在意的不过是我走过这儿,然后我走过这儿的,而我是仔细的,用我所能的去看去听去感受去珍惜这么一段旅途的。
生其实无谓长短,正如这路无所谓长短。若以我为尺便是长好多倍的,若以天为尺则是无所谓其长短的。这世间之事之物莫不如此,看你是拿什么作了尺寸罢了。以大者则见其虚无,以小者则见其博大。
而世间之物其大其小皆无穷,则世界之物又极尽之虚无又是如此真实的存在。一点极微之处却已囊括宇宙之博大。所谓难执着于事物的非别,无论其大小,还是虚无与存在,因为其本是无法界定之物,本是矛盾而又因其矛盾而存的事物。”
兔子听罢便说:“如此你还是有你的道理的,可惜这世上的确有四季,而你又的确无法接近。”
蚱蜢笑道:“我本知是如此,我本知是如此的。无论是那雪还是那梅我都无缘亲眼去看的。”蚱蜢大笑起来:“又何妨呢?又何妨呢?缘也不过是执念罢了,若得见冬梅又叹不见世间万物之兴亡,不得见那山起,不得见那湖聚,不得见那星现,以此以往何为尽?可我之去为哪方?不是去了那冬那梅里?不是正去了去那新起的山,新聚的湖,那新现的星里了嘛!”
兔子疑惑:“越听越觉得你说的是极其虚幻的事,说法也极其的虚幻。不如我那窝边的青草实在些,不如那追我的猎狗来的真实的很。”
蚱蜢不语只抬头看天,许久才低头说道:“但凡虚无的却也真实,但凡真实的却也虚无,只像那风执着着冷暖的矛盾,殊不知如没有那矛盾,自己也就不存在了,却每天为自己夹在冷暖之间而痛苦。人生就像那些影子,本身是没有光的,却因为光的存在才有它的存在。何必执着于这些矛盾呢?又为何不去好好对待那矛那盾呢?这是如此奇妙的世界,如此便足够了。”
兔子说道:“的确,这些问题还是不必太执着的好,有些问题本无法得出答案,又何必让它们占据自己的心呢。如你所说的也是好的:这是如此奇妙的世界,如此便足够了。

后记:
        画一笔寂寥,书一纸荒唐。
        忆一朝往事,笑一生然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8 11:41:07
不错  有感而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